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校園文化建設網
教育奠基中國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2001年 實現(xiàn)“兩基”
實現(xiàn)“兩基”是中國教育新里程碑
教育部原副總督學 郭振有

2001年1月1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全國政協(xié)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中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國如期實現(xiàn)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zhàn)略目標。
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首次提出“要有步驟地實施九年義務教育”;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提出,要在本世紀末,在全國85%人口的地區(qū)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1994年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明確對“兩基”規(guī)劃實施作出具體部署,提出東部、中部、西部按照“分三步走”的實施方法。
我國能不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在當時的社會上和教育系統(tǒng)內部意見并不一致。有人對此缺乏信心,并公開發(fā)表意見責難。時任國家教委主任的朱開軒同志對此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1994年籌備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時,我在國家教委辦公廳工作,負責李鵬總理主報告和李嵐清副總理報告的起草工作。李鵬總理的主報告中,特別明確地提出“‘兩基’是我國整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從此,“重中之重”的提法成為教育戰(zhàn)線乃至全黨、全國教育工作中最響亮的口號。這個提法一直使用到“兩基”目標如期實現(xiàn)之時。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兩基”工作十分重視。第二次全教會,李嵐清副總理要求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省委書記或省長參加會議,并在會上發(fā)言。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為了貫徹會議精神,他還要求各省黨政一把手撰寫文章,在報紙發(fā)表或在電視上講教育的重要地位。當時實現(xiàn)“兩基”最大的困難是政府經費投入不足,特別是教師工資不能按時足額發(fā)放。嵐清同志親自給教師工資不能發(fā)放省份的省長寫信,要求他們落實小平同志指示,優(yōu)先保障教師工資發(fā)放。
值得一提的是“兩基”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全國教育督導系統(tǒng)同志們的努力。在確定“兩基”目標的同時,我國建立了“兩基”督導評估驗收制度,成為“兩基”工作切實的制度性保障。
據不完全統(tǒng)計,那幾年通過教育督導督查出來、填補到義務教育的經費,有些省高達幾個億。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些省里干部沒有到過的偏僻鄉(xiāng)村和學校,我們督導部門的同志都走到了,真可謂是“千山萬水、千辛萬苦、千言萬語、千方百計”。很多同志每年有7個月以上的時間在基層一線奔波,許多老同志“老驥伏櫪、志在‘兩基’”,把一切都奉獻給了這一偉大事業(yè)。
在我國“兩基”目標實現(xiàn)過程中,廣大干部群眾表現(xiàn)出來的團結一心、無私奉獻精神,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決心、意志和毅力,從實際出發(fā),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奇跡的智慧,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正如陳至立同志講的,“兩基”工作譜寫了中國教育史的輝煌篇章。
本報記者 梁杰 采訪整理
□鏈接
我國兌現(xiàn)對世界莊嚴承諾
實現(xiàn)“兩基”,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各項教育事業(yè)中意義最重大、影響最深遠的偉大成就。在一個擁有13億人口,經濟、教育基礎十分薄弱的國家,能夠在短短15年時間實現(xiàn)“兩基”目標,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教育發(fā)展史上的偉大奇跡。實現(xiàn)“兩基”目標,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中國用15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fā)達國家近百年的普及義務教育之路。“兩基”攻堅初步解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義務教育問題,中國在世界9個人口大國中率先如期實現(xiàn)全民教育的目標,兌現(xiàn)了對世界的莊嚴承諾。到2007年,國家在西部地區(qū)實現(xiàn)了“兩基”目標,保障了西部地區(qū)特別是西部農村的孩子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實現(xiàn)了“兩基”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奠基性工程,將為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注入強大動力。
推薦專題:慶祝建國60周年 中國教育及科研發(fā)展回顧展

下一篇: 教育回望: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
標簽: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