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作者:佚名 來源于:家長學院
什么是成長型思維呢? 它是一種以智力可塑為核心信念的系統的思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堅信智力、能力都是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和練習得到不斷提高。
與成長型思維相對的是固定型思維。二者有什么區(qū)別呢?
固定型思維∶相信我們出生時帶有固定量的才智與能力。采取固定型思維的人傾向于回避挑戰(zhàn)與失敗,從而剝奪了自己過上富于體驗與學習的生活。成長型思維∶ 相信通過練習、堅持和努力,人類具有學習與成長的無限潛力。采取成長型思維的人能夠沉著應對挑戰(zhàn),他們不怕犯錯或難堪,而是專注于成長的過程。成長型思維認為:困難是成長的機會; 挫折是收獲的機會;暴露缺點沒有關系;在別人眼里只顯得聰明沒設有意義,取得實質性講井步才重要;天賦只是起點,努力才最酷.….
固定型與成長型這兩種對立的思維模式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在對待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時,是選擇成長型思維的視角,還是固定型思維的視角,會產生巨大的不同。德韋克在《思維模式》中指出∶所有人在生命之初都有著成長型思維。事實上,嬰兒是成長型思維的典范。他們不在乎自己說的話是否有意義,因為他們正在學習說話。如果他們走了幾步之后摔倒了,他們會立刻站起來,因為他們正在學習走路。
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勝不驕,他們知道在舒適區(qū)里輕易取得的成功,并不能帶來多少提高,不斷挑戰(zhàn)自己才能變得更聰明。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敗不餒,他們會告訴自己"NOT YET!"(只是尚未成功),從錯誤中學習,讓每次失敗成為通向成功的階梯。
"是什么終結了這種生機勃發(fā)的學習狀態(tài)?""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一旦孩子們能夠評價自我,有些孩子會變得懼怕挑戰(zhàn)。他們會害怕自己不夠聰明。”
中華傳統文化中不缺對努力的重視,但相比西方文化,我們更缺乏鼓勵。傳統教育者更嚴厲地批評孩子,甚至不是分析行為,而是評判人格。事實上,沒有與毛病一直綁定的學生,也沒有只需要發(fā)展新技能的孩子。鼓勵孩子看到希望,堅信進步的可能性,這猶如將陽光灑在他們的心田,會滋養(yǎng)生機勃勃的心靈。
成長型思維對人生的影響遠不止于學習成績。事實上,它在情緒、態(tài)度、人際關系乃至健康方面,都有著深度的決定力。我們中國有句俗話 "打蛇打七寸",意思是說要抓住關鍵的地方。而成長型思維,正像是人生成功的七寸。
成長型思維可以培養(yǎng)嗎?不僅可以培養(yǎng),而且并不難,只要采用科學系統的方法。
每當遇到看起來完全無解的麻煩時,壓力感、焦慮感甚至憤怒也會不請自到,但只要對自己說"我是成長型思維的人,總能有辦法的",負面情緒便立刻煙消云散,從容地將思考集中于如何克服困難,自己怎么做能把事情變好,哪怕只是變好一點點。還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不僅成功,連幸福其實都取決于人們自己的選擇。因為決定我們快樂與否的,不是外在的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而決定我們有怎樣"看法"的,正是思維模式。在成長型思維模式下,任何際遇,不管是被褒揚還是被責罵,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不管是輕松還是艱苦,不管是有趣還是無聊,都會被我們看作是進步的機會。于是,成長就會真的發(fā)生。
成長型思維強調過程重于結果完美。聽了這些之后,你不會擁有無懈可擊的成長型思維,或是簡單可靠的計劃去培養(yǎng)他人的成長型思維。我們仍要向那些目標努力!
這里有個小秘密。辨別你是否擁有成長型思維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那就是你一直認為自己是在進步之中!
上一篇: 多元智能理論
下一篇: 鍛煉大腦的八種方法
標簽: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