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_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_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影片_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_四虎影免看黄_97影院午夜伦不卡_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_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_欲色欲色天天天WWW

教育百科
當前位置:首頁 > 百科知識 > 教育百科

教育回望:1952年—1956年 學校德育走向正規(guī)


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校園文化建設網

  教育奠基中國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1952年——1956年:學校德育走向正規(guī)

北京第一實驗小學退休教師 王和禮

 

 

  我1946年從北平師范學院畢業(yè)后到私立學校當了幾年代課教師,1951年,我到北師大附屬第一小學(即現在的北京第一實驗小學)教書,主要搞低年級的實驗教學,還當班主任。

  最早知道《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大概是在1955年。當時,學校教導主任叫李文敷,是個很能干的人。他在教育方法上很有一套,經常跟我們講:“你教幾年級的學生,就要說幾歲小孩的話。”

  《守則》發(fā)下來后,他不贊成讓學生逐條對照著做,而是按照年級和學生年齡的不同編了一套使用手冊,每個年級一冊,發(fā)給班主任。這些手冊不僅把《守則》里的條文轉化成兒童語言,而且細化了內容,告訴每一個孩子應該怎么做。比如,當時的《守則》有這么一條:“敬愛人民領袖。”我教的是低年級孩子,如何培養(yǎng)他們對人民領袖的愛戴,要動一番腦筋。

  有一次上語文課,我特意帶上一張毛主席像。我問孩子們:“你們認識這個爺爺是誰嗎?”有的孩子點頭,有的孩子搖頭,還有的一臉茫然。這也難怪,因為那時候毛主席像在書上還不多見。

  我問一個點頭的孩子:“你能告訴我們這個爺爺是誰嗎?”等孩子奶聲奶氣地說出“毛主席”,我立即接過話,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對,這是毛主席。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然后我再告訴他們,有了毛主席,我們才能在美麗的校園里玩耍,才能在明亮的教室里讀書。

  一年級的孩子還不認識字,學了漢語拼音,我就讓他們在“毛主席”三個字下面標出拼音。然后帶著他們一遍遍讀,這樣他們不僅認識了漢字,也加深了對人民領袖的情感。

  當時我們學校還沒有開設思想品德課,所以對于《守則》這樣的內容都是在平時的課上教。

  《守則》中有一條說:“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其實,當班主任的最怕班上有人丟東西。有一天,一個孩子報告說丟了幾塊錢。我懷疑是一個烈屬的孩子拿的,但是又不想直接找他談,擔心傷害他的自尊心。于是,就一次次在班上說,拿了人家東西,如果能悄悄地還給別人也是好孩子。后來錢果然回來了。

  我們雖然很重視執(zhí)行《守則》,但是并不死板教條,有的條文我們就沒有硬照著做。比如《守則》里要求:“尊敬校長教師。上課下課都對教師行禮。在校外遇見校長、教師也行禮。”我們也教育學生尊敬師長,但只要求他們在遇到老師和長輩時,首先問好,主動讓道,并不一定要敬禮。

  學校自編的這套《守則》使用手冊我保存了好多年,可惜在“文革”的時候被毀了。1955年的《守則》后來修訂過幾次,內容從原先的20條變?yōu)?0條。但對我們基層教師來說,不變的是如何更好地執(zhí)行《守則》,這是當年學校自編使用手冊的用意,也是我在將近40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一直追求的目標。(本報記者 張以瑾 實習生 范珊珊 整理)

  □鏈接

  逐步創(chuàng)建新中國德育體系

  新中國成立至1956年,是新中國教育的起步階段,在全國展開了改造舊教育、建設新教育的工作。在此階段,對學校的德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堅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新教育建設指導原則的基礎上,繼承老解放區(qū)的德育傳統(tǒng),吸收蘇聯的德育經驗,逐步創(chuàng)建了新中國的德育體系。

  1952年,根據新學制制定的中學和小學暫行規(guī)程頒布,對學校德育進行了規(guī)定。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發(fā)布《小學生守則》,共20條;5月13日又發(fā)布《中學生守則》,共18條。二者都是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指導,偏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比如《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守則》第一條都提出,要努力學習,“做到身體好,功課好,品行好”,準備為祖國服務,為人民服務。這兩個守則是促進學校德育正規(guī)化的重要范本。




上一篇教育回望:1956年掃盲教育 4億多文盲學識字

下一篇教育回望:1952年完成高校院系調整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