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校園文化建設網(wǎng)
在絕大多數(shù)中國媽媽眼里,李亦雯肯定是個真正的優(yōu)等生。
她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畢業(yè)當年報考了牛津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巴斯大學、德國洪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維也納大學、華盛頓大學等12所世界名校,全部被錄取,并拿到包括牛津在內6所大學的獎學金。最終她放棄牛津大學,接受歐盟提供的全額獎學金到維也納大學學習全球經濟,接著到聯(lián)合國實習,再到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經濟史,以全A成績畢業(yè)。
母女倆在夏威夷
畢業(yè)后,她被美國一家頂級投資管理集團錄用。該集團在當年全球數(shù)千個報名者中只招10人。最后一輪是集團20多名中高層經理的面試,每人一對一,談一小時。3天面試后,她脫穎而出。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同學稱,這家投資集團跨三大洲層層考核的嚴格挑選,尋找的是“全球最聰明、最善于溝通”的人。
李亦雯并不認為自己多么聰明,她討厭“哈佛女孩”、“牛津男孩”之類的標簽,她說自己只是個“為減肥發(fā)愁、渴望愛情”的普通女孩。不過,“我有個不普通的媽媽”。
她記得大學時老師說:在攀巖時,每個人手里有5顆釘子,有的人不冒任何風險,可能每隔半米就放一顆釘子,走得很安穩(wěn);而有的人則隔0.8米或1米才放一顆釘子,雖然走得不太穩(wěn),但總能達到最高的高度。她自己“不過就是把釘子放得比較遠的那個人”。
而鼓勵她安放釘子,并隨時準備好在她掉下來時接住她的,正是她的媽媽劉曼輝。
劉曼輝說自己不是“虎媽”,不“圈養(yǎng)”,但也不“放養(yǎng)”,她走的是“虎媽”、“羊爸”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上一篇: 家庭教育進入"獨二代"時代 重養(yǎng)輕教孩子任性
下一篇: 隔代教育不能替代親子教育 兩代父母須溝通
標簽:
【相關文章】
兒童智力的發(fā)展與關鍵期
心理虐待:輕視,忽視,重視
李嘉誠: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人格
家長幫孩子在學校成功的方法
走出家教的四類誤區(qū)
教育,把童年還給童年
葉圣陶教子寫文章
做智慧型的父母
王東華談“發(fā)現(xiàn)母親”
培養(yǎng)孩子自尊心的策略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拒絕“學習困難”焦慮家長能做些什么
盧梭: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
名家教子:林語堂勸女不必上大學
為什么超過七成的小學優(yōu)等生到初中成績會驟降
余建祥:家庭教育中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問題
余建祥:中國家長為什么會集體患上教育焦慮癥、
給孩子最好的財商教育:如何在生活中輕松培養(yǎng)孩
余建祥:如何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訴求
余建祥:家庭教育的有效期和界限
余建祥:教育最大的風險,是父母低層次的教育認知
兩孩媽媽:家庭職場如何兼顧
謝軍:規(guī)矩更是愛
邊玉芳:無條件地愛你的孩子
尹建莉:嚴厲教育是危險教育
家教案例:不焦慮 從微笑著跟孩子說話開始
王蒙:閱讀無可替代,經典無可替代
家長怎么做:有一種胖,叫“女兒覺得自己胖”
兩件法寶幫孩子管理時間遠離磨蹭
家長是人生教養(yǎng)的第一導師
我為什么堅持讓孩子學管樂
寶寶發(fā)脾氣打人,怎么辦?
中國“后喻時代”來臨 家庭教育角色顛倒
家長必讀:教你6招給予孩子安全感
母親?敵人?--別讓孩子的心流血(二)
“爸爸,我為什么要上學?”爸爸最接地氣的回答
四大類型父親該如何與男孩相處?
國內“死亡教育”處缺失狀態(tài) 生命教育刻不容
余建祥:孩子不能專心做作業(yè),做作業(yè)拖拉怎么辦?
如何安排暑假學習計劃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