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校園文化建設網(wǎng)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歡在孩子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但專家表示,講睡前故事看似很簡單,其實也是很有講究的。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孫怡表示,常聽睡前故事的孩子會更活潑、開朗,更愿意和別人溝通、交流,增加彼此的信任,而且處事能力也會比較強,長大了常常能成為社交高手。
一說到講故事,很多人的腦海里會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媽媽(或爸爸)和孩子一起斜靠在枕頭上,手里拿著一本書,一邊看一邊念。
“我不主張用這樣的形式講睡前故事。”孫怡解釋說,家長的目的是讓孩子睡覺,而孩子看著圖畫書,里面色彩斑斕的畫面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從而興奮起來,不宜達到盡快睡覺的目的。這樣看書講故事一定會開著房燈,不利于營造睡覺的氛圍。“理想狀態(tài)的睡前故事應該是孩子在洗漱后,躺在床上,父母先和孩子聊幾句家常,或者說一下第二天的安排,然后再開始講故事。家長可以點上蠟燭,打開音樂營造一種睡前儀式感。有了睡前儀式,就很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按時作息,關燈睡覺的好習慣。”
此外,講睡前故事時,聲音不用很大,語調要舒緩,要根據(jù)孩子的呼吸調整語速,多用重復性的語言,多用疊詞,比如“跑呀,跑呀,跑呀”,“找呀,找呀、找呀”,孩子在聽到這些詞語時,在腦海中浮出相應的畫面,這些對于孩子的智力和心理發(fā)育有很大的好處,容易構建五彩斑斕的精神世界,對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是大有益處的。
上一篇: 青少年“高效焦點解決”引領教練式教育變革
下一篇: 多地突發(fā)兒童墜樓事件引發(fā)反思 部分家長監(jiān)護失責
標簽:
【相關文章】
兒童智力的發(fā)展與關鍵期
心理虐待:輕視,忽視,重視
李嘉誠: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人格
家長幫孩子在學校成功的方法
走出家教的四類誤區(qū)
教育,把童年還給童年
葉圣陶教子寫文章
做智慧型的父母
王東華談“發(fā)現(xiàn)母親”
培養(yǎng)孩子自尊心的策略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拒絕“學習困難”焦慮家長能做些什么
盧梭: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
名家教子:林語堂勸女不必上大學
為什么超過七成的小學優(yōu)等生到初中成績會驟降
余建祥:家庭教育中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問題
余建祥:中國家長為什么會集體患上教育焦慮癥、
給孩子最好的財商教育:如何在生活中輕松培養(yǎng)孩
余建祥:如何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訴求
余建祥:家庭教育的有效期和界限
余建祥:教育最大的風險,是父母低層次的教育認知
兩孩媽媽:家庭職場如何兼顧
謝軍:規(guī)矩更是愛
邊玉芳:無條件地愛你的孩子
尹建莉:嚴厲教育是危險教育
家教案例:不焦慮 從微笑著跟孩子說話開始
王蒙:閱讀無可替代,經(jīng)典無可替代
家長怎么做:有一種胖,叫“女兒覺得自己胖”
兩件法寶幫孩子管理時間遠離磨蹭
家長是人生教養(yǎng)的第一導師
我為什么堅持讓孩子學管樂
余建祥:不要讓手表定律成為家庭教育的絆腳石
如何指導孩子交友
家庭教育:孩子不喜歡上學怎么辦
家長需要學習現(xiàn)代家庭教育
教育:決定孩子發(fā)展的四種教育風格
家長必讀:教你6招給予孩子安全感
家庭教育:給孩子一個發(fā)泄精力的地方
專家指導:家庭教育中的7個大于號
要“塑造”而非“雕琢”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