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quán)糾紛。
作者:余建祥 來源于:家長學院
很多家長向?qū)W習力教育中心咨詢,僅僅通過學校課堂的學習,不花巨資上補習班,有可能讓孩子成為學霸嗎?經(jīng)過各類教育培訓機構(gòu)過度無底線的宣傳,似乎補習班、輔導班才是培養(yǎng)學霸的搖籃。記得在我小時候,補習、課外輔導是一個貶義詞,中等以上成績的學生是極少參加補習班的,只有那些成績很差的學生才會去參加補習班,或請人來家里輔導。現(xiàn)實也很殘酷,很少聽說哪個成績差的學生通過補課變成了優(yōu)等生,成績依然墊底是常態(tài)。
2015年的大數(shù)據(jù)顯示,九成高考狀元上的是普通幼兒園,七成念的是普通小學、九成沒有參加過補習班。這可能跟我們多數(shù)家長的常識:要上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報各類的輔導班,才有可能培養(yǎng)出學霸的認知完全不符。事實上只要了解一下學習的整個過程,我們就會對孩子的學習成長有一個清醒而科學的認知。
一、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的認知過程
每個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的認知過程:
1、通過老師在課堂對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對知識有一個基礎的認知。但這時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是非常淺層的,這也為什么很多同學上課時感覺完全聽懂了,但課后作業(yè)的完成卻很艱難的重要原因,因為此時對知識的認知還停留在很淺層的表面上。
2、通過對課堂知識的復習和練習,對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掌握。此時即便能把作業(yè)完成,也并不意味著完全掌握了知識,很多時候在測驗的時候,老師稍微變換一下題型和問題,很多學生還是做不出來。
3、通過測驗、周復習、月復習的反復復習、練習,對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正是這一輪輪的復習和練習,使得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真正較牢固地掌握知識。這也是孔子所說的“溫故而知新”,指的并不是溫習舊的知識,就掌握新的知識,而是指通過溫習,可以更進一步深入了解知識,就好象掌握了新知識一樣,實際是指對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新認識。
一般來說,除第一步外,第二步、第三步都是需要學生自主地去完成的,而且每個同學也會在這個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更進一步的話,學生完全可以第一步也自己獨立完成,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這也是一些“天才”學生,能在短短一兩個學期,完成別人三年學習的重要原因。
二、課外補習、輔導的危害
課外補習、輔導正是把原來應該學生自主完成的第二步、第三步,由補習、輔導老師介入進來共同完成。惰性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毫無疑問,通過老師的參與,學生在完成第二步、第三步的時候會更輕松、更容易。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得不到有效鍛煉,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能力將會和那些獨立完成的學生拉開越來越大的距離。而隨著學生從低年級進入高年級,小學進入初中、初中進入高中,學習的難度將逐步提升,學習的內(nèi)容也將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這些缺乏基礎學習能力的學生在學習上將越來越吃力、越來越依賴老師的外力幫助,最終陷入學習困境也是必然的。
所以,課外實習、輔導其實是一劑慢性毒藥,是一種飲鴆止渴、缺乏遠見的錯誤做法。從眼前看似乎解決了問題,事實上給孩子以后難度更大、復雜度更高的學習埋下了暗雷。
三、家長應該如何科學應對孩子的學習
很多的家長錯誤地把眼光僅僅盯在孩子的考試分數(shù)上,而忽略了我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分數(shù)是可以通過一些取巧的方式短期獲得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應試技巧。但能力需要的是扎扎實實的培養(yǎng)才能有效提升的,而當學習能力有效培養(yǎng)起來以后,孩子面對學習自然輕松而高效,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是說分數(shù)其實只是一個副產(chǎn)品,并不應該是每位家長追逐的最終結(jié)果。很多小學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進入初中面對難度更高、科目更多、更復雜的學習時,成績會直線下滑,淪為“差生”,正是家長沒有重視起孩子基礎學習能力培養(yǎng)造成的。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從幼兒、小學階段就重視起孩子思辨能力、良好學習習慣、學科思維、閱讀理解能力、深度學習能力等的培養(yǎng),而不是舍本逐末地片面追求分數(shù)。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場馬拉松式的長跑,完全沒有必要著急搶跑,扎扎實實奠定基礎,才能讓孩子成為最終的贏家!(余建祥)
作者簡介:余建祥,學習力教育專家、家庭教育頂層設計專家。
上一篇: 家庭性教育:媽媽對男孩性教育的三個階段
下一篇: 余建祥:新冠疫情下,家長和孩子如何解決網(wǎng)課學習困擾
標簽:
【相關文章】
版權(quán)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quán)糾紛。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quán)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