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作者:佚名 來源于:家長學院
大部分父母認為競爭力就是“學習好”或”成績好”。只要讀書,性格孤僻無所謂,對世界沒了解沒自己的評斷無所謂,沒個人愛好,沒社交和朋友更無所謂,只要考上大學就會有競爭力,人生就有了牢靠的依托。其實,這已經是落伍的育兒觀了。一個孩子對未來追求的高或低、遠大或狹隘,實在取決于在孩子的人生早期時父母所植入的各項“任務”是什么?
我把上期做的關于競爭力的微訪談問答整理出來,希望廣大家長能從根本上看清問題的主次,不為了某個階段性的目標(高考),而把孩子18年的成長歲月設為牢籠,禁錮了孩子,更讓自己成為了牢獄的看守人。
第一部分:如何為未來做足準備?
問:現在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能預測三五年后的狀況都是特別難了,而小孩離成人還有十好幾年時間,怎么才能對未來做有效的預測?我覺得這是個超級難題。
答:我們能預測未來嗎?能為孩子準備好在未來社會中需要的各種競爭力嗎?想想我們自己,在20歲時沒能預測到今天,也就是那時的未知的“未來”,那么今天的我們?yōu)槭裁茨転槲覀兊暮⒆宇A測出20年后的那個未來呢?然而,未來總會來到,孩子究竟需要擁有什么樣素質、情懷、才能和體格才可能在新世界里游刃有余呢?我想先介紹一下世界其他國家的部分案例。
美國:注重過程和能力
1. 很早讓孩子學習自理,如自己吃飯、入眠;
2. 絕對尊重個體,培養(yǎng)獨立意識和個性,為建樹獨立思維的人打下基礎。
3. 情感教育,“對人友善是做人基本道理”,用愛與寬容來保證孩子生活動力和活力。
4. 帶孩子走出去,在有趣的活動中完成成長。
挪威:注重自然的影響,在行動中學習
1. 孩子必修課不是學科知識,而是學會在大自然中生存。零下15度以上,戶外活動風雨無阻。
2. 幼兒園配備自然活動器材,如供孩子“摸爬滾打”沙坑。
3. 注重游戲中隱性學習,在輕松快樂的游戲中學習。
4. 提供親近自然機會,培養(yǎng)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意識。
日本:注重禮儀,學習感恩和為人
1. 幼兒園學習重點是“學會笑瞇瞇和說謝謝!”
2. 運用佛教思想培養(yǎng)感恩之心,幼兒園多建在寺院旁,寺院主持常兼任幼兒園園長。
3. 生命教育,通過生日活動讓孩子了解生命的由來,讓孩子懂得尊重生命。
4. 禮儀教育貫穿始終。
從以上分處不同地域的3個國家來看,孩子早期教育中基本已淡于知識性的直接灌輸和搶先灌輸,相反大家都從本國的文化和傳統(tǒng)出發(fā)聚焦在孩子的最基本的為人素質和素養(yǎng)上,為建樹一個健全的人格做早期的鋪墊。
如此不在乎知識的澆灌是為了什么?這恰恰回答了本題的最本質:因為,知識時時在變、時時需要變,而人的綜合素質才是未來競爭力的起點和終點,這份綜合素質的基石就必需是從兒時開始打造起來的。
第二部分:如何早教才有效?
問:現在孩子的附加教育實在是太多,如果父母把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并且在寓教于樂中將自己的一切言傳身教給孩子不是更能節(jié)省人力物力又更見成效?
答:6歲前早教,知識學習不該排首位,更重要學習應該是:
1. 運動技能,涉及健康和身心發(fā)育,是所有后續(xù)學習的基礎。
2. 性情和習慣,開朗活潑的孩子勇于嘗試,好習慣慢慢造就好性格。
3. 獨立能力,粘媽媽孩子會比其他孩子更少更晚接受新事物。
所以,我說最有效的早教就在家里,其它影響為輔。家中的人文和素養(yǎng)環(huán)境不夠理想,那么這個早教的成敗也就很明顯了。
問:我家然然2歲了應該開始什么教育呢?買小天才早教機或者雙語不用教可以了嗎?
答:你還是沒有聽明白,2歲孩子的早教師是媽媽。如果媽媽想讓孩子讀書,就自己和孩子一起讀;想讓孩子幫助人,就一起做角色扮演;想讓孩子獨立吃飯,就一起吃,讓孩子模仿。
問:提問:孩子九個月,需要上早教班嗎?
答:對這個月齡最好不要定義為早教,有了這概念父母就會變得“貪”,會對孩子的表現有絕對標準,會怨孩子沒學到沒進步,會怨學校收費多得不償失。其實,也就是找點有益的活動讓孩子在一個新環(huán)境里去感受,這活動應該是孩子和家長一起在地上進行的,可能會配上音樂。現階段,不求結果但求過程。
問:寶寶在幼兒園還需要報興趣班嗎?是不是太累了?
答:以興趣為主,不要把興趣班看成是只求結果的一種學習。我的孩子周末學習擊劍,網球,游泳,打空手道,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所以有無比的熱情和堅持,還學會了按時間表來安排自己的周末活動。只要孩子喜歡的活動,他們就不會覺得累;只要父母不強求結果,孩子就會在做的過程中學有所得。父母心態(tài)偏差往往是錯誤的開始。
問:您好!我家9歲男孩,很有樂感也非常喜歡音樂,于是想讓他學樂器,他自身也是很希望學習的,但是覺得會占用自己玩的時間,請問這種情況我應該如何權衡呢?
答:我小兒子突然很喜歡拉小提琴,我就買了一把很普通的小提琴當玩具給他玩了。現在他要求老師來教他了,去見了老師,結果發(fā)現老師還召集了其他幾位小朋友一起來上課,第一堂課完后,孩子都開心地說要來再玩。所以,要讓孩子不畏懼學習新的事物和技能,就是不要強調學習和玩之間的矛盾。學習方法得當,學習就如玩自己的興趣一樣。
問:我聽過一個最夸張的事情就是我們班一個小朋友在和我閑聊時說,他媽媽讓他星期一星期二學英語,星期三星期四學畫畫,星期五學珠心算,星期六學溜冰。。。我一聽,傻眼了,學前班就學這么多。我當時只想說一句“這媽,太牛了……”
答:只要孩子有興趣和精力,其實多做沒什么不好。只要媽媽不強求成績和結果。孩子的階段就是從感性的嘗試慢慢過渡到理性的選擇。夸張,是因為媽媽對每樣嘗試的結果有絕對值的要求。
問:你好,我女兒去年參加了幼兒美術的培訓,但一直不太好,每次畫得都特別慢,而且畫得也比較一般,這次又到了報名的時候,她還想繼續(xù)學,請問,我是報名呢還是不報?
答:不要用好壞來評斷孩子的學習過程。媽媽你放松,不求結果,讓孩子帶著你走吧。孩子是主人,媽媽是陪伴。不要顛倒了關系。
問:我是個教師己經退休,我一直也在研究早教。你現兒子幾歲,他現在在那里上學!按我的經驗,早教對孩子肯定有競爭力!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成功,必須要挑選。要看孩子能否消化!當然更要有幼兒執(zhí)教經驗!
答:越功利的早教其結果越悲慘。
問:每天進行胎教要進行多長時間?講故事和聽音樂對胎教有多大用處呢?
答:最好胎教就是:媽媽健康不生病+ 媽媽快樂不生氣+ 媽媽情趣豐富有追求。
問:丈夫自己不愿意花精力好好教育寶寶,又不同意寶寶上早教,因為他的觀念還停留在:早教就是提早灌輸知識給寶寶的階段。該如何扭轉他這落后又錯誤的認識呢!
答:認真地花時間拉上你的老公和孩子多相處,多做學校不做的各類課外活動。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喜歡讀書,你自己要先捧書來讀;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喜歡音樂,你自己先要能夠聆聽音樂,孩子是在環(huán)境中學習,課堂只是環(huán)境的一小部分。父母就是那個環(huán)境的幕后推手。
問:很多孩子早教后變得壓力大,或不快樂,怎么辦?
答:因為父母不明白早教的真正意義,所以走偏了。再讀一下我上邊提到的其他國家的經驗吧。讓自己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孩子才能真正成人,才能快樂學習。
另外,我還要強調一下過早將孩子的競爭力定義為學習成績的最大害處就是:孩子會逐漸喪失這個新鮮年齡應該有的本色:好奇,好動,好問,好想象;他們被強壓到一個模子里,只關心做完讓大人可以滿足的事,只做大人安排的“任務”。然而這樣的好孩子被動學習久了,會不可控制地表現出厭學,甚至學業(yè)退步,所以許多父母會很吃驚地發(fā)現,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期成績卻一降再降。
下一篇: 教育:決定孩子發(fā)展的四種教育風格
標簽: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