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別號紫陽。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也是儒學的轉(zhuǎn)折點。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尤溪縣),后隨母遷居建陽崇安縣。晚年定居建陽考亭,故后世有考亭學派之稱,其游歷甚廣。南宋詩人、哲學家,教育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理氣一元論的體系。
朱熹為紹興十八年(1148年)進士,紹興二十一年授任泉州同安主簿,紹興二十二年到任。(朱熹任同安主簿前后5年,經(jīng)常往來于泉屬各地訪友求賢,尋幽攬勝。同安至泉州相距百余里,安海地處泉同之間,為必經(jīng)之地,因此,朱熹往返兩地,常在安海歇息過夜。每次路過安海,則訪問朱松遺跡遺事,招集鎮(zhèn)中耆儒名士講論經(jīng)學,對安海文風產(chǎn)生極為深遠的影響。)任滿后,請求為辭官,潛心理學研究,四處講學,宣揚他的“太極”即“天理”和“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思想體系,成為程(指程顥、程頤)朱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淳熙二年(1175年),與陸九淵為首的另一學派在信州(今上饒)鵝湖寺相聚,就兩學派之間的哲學分歧展開辯論。
淳熙五年(1178年),經(jīng)宰相史浩推薦,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縣)知軍。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鹽常平提舉,來到撫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間,他募集錢糧賑濟災(zāi)民,百姓得以安生。擬調(diào)直秘閣,他以捐賑者未得獎賞不就職。宰相王淮以浙東大荒,改薦朱熹為浙東常平提舉。待捐賑者得到獎勵,他才赴紹興就職。后官至秘閣修撰、煥章閣待制兼侍講。
紹熙間(1190~1194),朱熹應(yīng)在祥芝芝山講學的著名學者邱葵的邀請,到芝山游覽,與邱葵互相唱和,并留下題詠芝山的詩文,其詩曰:“床頭枕是溪中流,井底泉通石下池。宿客不懷過鳥語,獨聞山雨對花時。”后人將此詩刻石立碑于芝山上。
慶元二年(1196年),為避權(quán)臣韓侂胄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干、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xiāng)竹山村)雙林寺側(cè)的武夷堂講學,并寫下《福山》一詩。在此期間,他往來于南城、南豐。在南城應(yīng)利元吉、鄧約禮之邀作《建昌軍進士題名記》一文,文中對建昌人才輩出發(fā)出由衷贊美。又應(yīng)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為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為讀書亭書寫“書樓”,并為吳氏兄弟創(chuàng)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的著名詩句(家長學院:給您不一樣的教育視野!)。朱熹離村后,村民便將蛤蟆窩村改為源頭村,民國時曾設(shè)活水鄉(xiāng)(今屬上塘鎮(zhèn))以紀念朱熹。在南豐曾鞏讀書巖石壁上刻有朱熹手書“書巖”二字,在巖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書“墨池”二字。
朱熹還先后到過樂安、金溪、東鄉(xiāng)等地。在樂安流坑為村口“狀元樓”題寫了匾額。應(yīng)陸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書院講學,并書“一家兄弟學,千古圣賢心”相贈。在東鄉(xiāng)路過潤溪(水名)時,留有《過潤溪》詩。
慶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7)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淳熙九年,馮去疾提舉江南西路,特建南湖書院(今富奇汽車廠址),以紀念朱熹。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中國封建時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學術(shù)思想,在中國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志著封建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更趨完備。元朝皇慶二年(1313)復(fù)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tǒng)治秩序的強有力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后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的學術(shù)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的主要哲學著作有《四書集注》、《四書或問》、《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此外有《朱子語類》,是他與弟子們的問答錄。
朱熹作為一代理學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及門人所輯《朱子大全》、《朱子語錄》等。
他一生雖談不上富足,但是也不能說是貧困,總體處于小康水平。
版權(quán)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quán)糾紛。
下一篇: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
相關(guān)推薦
- 享譽世界的平民教育家晏陽初
- 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童教育的圣人陳鶴琴
-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革命教育家惲代英
- 當代機械工程學家和工程教育家劉仙洲
- 現(xiàn)代民主主義戰(zhàn)士、教育家、職業(yè)教育的圣人黃炎培
-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革命教育家徐特立
- 近代愛國教育家張伯苓
- 愛國華僑領(lǐng)袖、實業(yè)家、教育家陳嘉庚
- 中國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為
- 近代資產(chǎn)階級立憲派實業(yè)家和教育家張謇
- 清末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嚴復(fù)
- 明清之際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廷相
- 明中葉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
- 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陳亮
- 南宋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