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國首相、新黨領袖。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其亦擅長詩詞。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逝世后追謚號“文”,世人稱其為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荊國公,漢族,世稱臨川先生 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今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家長學院:給您不一樣的教育視野!)。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善于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xiàn)存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慶歷二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后任簽書淮南東路節(jié)度判官公事[江蘇省揚州市]、鄞縣知縣吏[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舒州通判[安徽省安慶市]、江南東路刑獄。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
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后隱居。元祐元年,王安石在江寧府的半山園去世,謚號“文”,又稱王文公。宋哲宗趙煦追贈王安石為太傅,并命中書舍人蘇軾撰寫《王安石贈太傅》的"制詞"。[1]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后期社會經(jīng)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相關推薦
- 享譽世界的平民教育家晏陽初
- 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童教育的圣人陳鶴琴
-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革命教育家惲代英
- 當代機械工程學家和工程教育家劉仙洲
- 現(xiàn)代民主主義戰(zhàn)士、教育家、職業(yè)教育的圣人黃炎培
-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革命教育家徐特立
- 近代愛國教育家張伯苓
- 愛國華僑領袖、實業(yè)家、教育家陳嘉庚
- 中國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為
- 近代資產(chǎn)階級立憲派實業(yè)家和教育家張謇
- 清末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嚴復
- 明清之際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廷相
- 明中葉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
- 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陳亮
- 南宋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