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獨生子女的父母們看外國人怎么愛孩子
8月4日,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的熊教授為一課題來我區(qū)進行田野調查,為盡地主之宜,第二天我便帶熊教授到天池進行采風活動。上海拔1900多米高的天池,有三條可達之路,一為坐纜車,二為乘區(qū)間車,三為上石階路。在司機建議下我們選擇最費勁的上石階路登山,一路上,我們既享受著天山森林的自然生態(tài)浴,也體味著天池瀑布飛流直下濺著水霧的涼人心肺的絕妙感覺以及民族風情,雖然大家汗流浹背,卻真是不枉此行。在登山中,我們也看到由7位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兩個家庭組合的“登山隊”,爸爸媽媽們都背著75—95升不等的徒步包,3個孩子也各自背著包,其中那個最小的10歲左右的小男孩背著35升的徒步包。當我們追上他們問候時,他們也熱情用中文打呼:“你好!”。在整個登山過程中,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國內的大人帶十來歲的小孩徒步登山的,倒是登頂后看到有不少中國小孩在玩耍,他們大多是乘纜車和區(qū)間車上山的。
寫到這又想到:《羊城晚報》曾發(fā)表過一篇文章《美國人怎樣愛孩子》中這樣說:美國人很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技能和動手能力。一天鄰居薩麗興奮地跑過來告訴該文的作者:“哎,你想不到,卡瑞學會使用剪刀了,還會抹膠水呢!”卡瑞是她兩歲的兒子。作者過去一看,卡瑞的床單、枕頭滿是窟窿,他的頭發(fā)也被膠水粘在了一起,面對這些,薩麗首先興奮于孩子學會了某種技能,而不是痛惜東西的損壞而責備孩子,然后才是細心地告訴卡瑞應該去剪紙和粘紙。
中國的孩子已經(jīng)進入了“獨生子女”時代,中國家長對孩子的疼愛也是無以復加的。那種“貴族式”溺愛,無形中不知塑造了多么“缺鈣”的中國“小皇帝”、“小皇后”,這種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感受到的是背書包的重量,學習的壓力,而一旦面對生活的壓力和受到各種挫折時,則往往不知所措,無法應對。在父母的含辛茹苦地“包辦”之下,我們的孩子沒有受訓練的機會和欲望,缺乏起碼的生存能力、自立能力、抗挫折的能力。
當然外國人的獨立生活技能和動手能力比我們強,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教化和內化成的。教育不能光說不練,要利用一切場合和機會進行有意識地培養(yǎng)。且不說薩麗的養(yǎng)子之道,就是那兩家登天池的外國人父母也叫人稱頌:雖然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卻沒有“慣”孩子,而是從小就很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吃苦耐勞意識和品質,而且身先士卒,和孩子一同體驗艱辛,一同克服困難,一道健康成長,使孩子在實踐之中體悟到:做什么都要腳踏實地,都是要有付出的,自然之山,自然之小山,尚不愿攀登,不敢愈越,那么生活之山,人生之山更是崎嶇不平,險象環(huán)生,又怎么去面對、去攀爬,去登上成功之巔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決定百年之后把自己的幾乎全部遺產(chǎn)都捐給社會,而給子女極少的一部分,就是要斷了孩子們的想念,讓他們不要成為“坐吃山空”的“啃老族”、“月光族”,而是做自強自立的人。比爾·蓋茨這樣做的目的,恰恰不是不愛他們,而是更愛他們,不僅想著他們的現(xiàn)在,更憧憬著他們未來。這幾天又爆出了溫州富商不滿18歲的“千金”光天化日搶劫的鬧劇,這不是很大的反諷嗎?我們的父母到底都對孩子做了些什么?我們的教育又怎么啦?對孩子來講,成人要比成才更重要,我們培養(yǎng)不僅僅是孩子的學習能力,考試能力,上大學的能力,而是要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本領和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的能力,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這才是真正地愛他們。
美國人教育孩子的十一項法則:
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
希望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斗強;
管理法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聲音法則: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榜樣法則: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異法則: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并盡量理解他們;
懲罰法則:這一法則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慎用;
后果法則:讓孩子了解其行為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結構法則: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20碼法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四W法則: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誰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時候回家(when)。
德國人卡爾威特的一個孩子,在不滿14歲時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他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是:
1.不浪費孩子的智力。當孩子咿呀學語時,就教他正確的語言,而不要把小貓說成“喵咪”。
2.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經(jīng)常提出問題,讓孩子獨立思考解答。
3.鍛煉孩子的記憶力。給孩子講完故事后,要讓孩子自己組織語言,進行復述。
4.培養(yǎng)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有時父母故意做一些違反常規(guī)的小事,讓孩子來糾正。
5.開闊孩子的視野。經(jīng)常帶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讓孩子接受新事物,增長見識。
6.培養(yǎng)孩子多方面的興趣。
7.激發(fā)鼓勵孩子的學習熱情。父母應做到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決不敷衍。
8.從小對孩子嚴格要求,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上一篇:說服教育不管用,我該怎么辦?
下一篇:國外家庭教育方法參考
相關推薦
- 疫情下開學之前學生家長需做哪些準備?
- 影響孩子一生的十大黃金教育法則
- 學生可能真的從來沒有學會過!請警惕“脆弱知識綜合癥”(老師家長必讀)
- 孩子提高成績家長需要掌握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
- 開學啦,為孩子準備好3個本子,學習成績提升會很快
- 俞敏洪: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 廚房教育,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重要連接支點
- 研究表明:這8類孩子,是天生的愛因斯坦
- 超實用的檢查作業(yè)技巧及課后復習方法,讓孩子輕松提升成績
- 千萬別把孩子養(yǎng)成乞丐!
- 媽媽要知道的3歲孩子教育的關鍵點!
-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 家長必讀:十件必須由父親教給兒子的事
- 虎媽貓爸成過去式,現(xiàn)在流行海豚爸媽!
- 家有兒女,這十件事情千萬別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