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戀愛、結婚是我國公民應有的基本自由和權利,新中國成立以來歷次修改的《婚姻法》都是給予充分保障的。然而,過去全國的高等院校幾乎都有這樣的規(guī)定,大學生在讀期間是不允許結婚的。目前,我國已經逐漸步入依法治國的進程,正在努力逐步建立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因此,一切與國家憲法相抵觸的地方法律和部門法規(guī)正在逐步理順并加以糾正。幾年前,國家教育部解除了對在校大學生的婚姻禁止,這一規(guī)定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高等院校內部,作為被解禁對象的大學生之間,雖然不及社會上的反響強烈,但也在原本平靜的校園里掀起了小小的漣漪。在校大學生的年齡大都處在青春期的后期或青年前期,正是人一生中性能力最為強盛的時期。由于不能結婚,因此在讀期間也是這個人口眾多的社會特殊群體性壓抑最為巨大的時期。他們如何看待教育部門關于婚姻解禁的規(guī)定?婚姻解禁將對他們的性活動帶來什么樣的影響?針對此問題,對在校大學生做了一次調查。
大學生對婚姻解禁的看法
調查結果可知,絕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對婚姻解禁有著正確的認識,給予了較高的評價。73.29%的大學生認為,禁令的解除是對在校大學生的更加尊重。57.10%的大學生能夠清醒的認識到,雖然目前國家已經對在校大學生解除了婚姻限制,但并不是提倡和鼓勵在校大學生結婚,而是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文明社會對大學生的一種人文關懷。48.72%的大學生認為婚姻解禁的出臺,是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持這種認識的男生比例顯著高于女生。只有極少數(shù)的大學生(1.28%)對教育部婚姻解禁的初衷產生了誤解,認為是在鼓勵、提倡大學生在校結婚。總之,婚姻解禁得到了在校大學生的高度評價,受到了大學生們的積極歡迎。
婚姻解禁前在校大學生的結婚意向
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極大地增大了大學生對未來就業(yè)的思想壓力;擴招以后的大學校園里,大學生幾乎是人滿為患;遠離家門尚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大學生哪里有可能的物力、財力、時間和空間過上合法的婚姻生活呢?大學生正處在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任何一位頭腦冷靜、對未來的個人生活和家庭生活負責、有遠大抱負的大學生都會清醒地認識到,大學期間第一位的任務就是要努力學習、增長知識和才干。所以,即使是在婚姻解禁之前,也有53.03%的大學生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在上大學期間結婚。持這種想法的低年級學生(57.84%)顯著高于高年級學生(48.97%);可能是由于婚姻給女性帶來的各種麻煩事情更多,對學習造成的影響更大,所以表示絕對不會在上大學期間結婚的女生(58.02%)顯著多于男生(42.61%)。甚至有31.82%的大學生認為,既然上大學期間學校不允許結婚,自己又不具備結婚的幾乎所有必需條件,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在上大學期間結婚。
調查還表明,即使在婚姻解禁之前,根本沒有想過上大學期間結婚的和明確表示不會結婚的,總計占大學生總數(shù)的84.85%。只有大約15%的大學生有大學期間結婚的可能意向,其中又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①明確表示肯定要在大學期間結婚的寥寥無幾(0.56%),但是男生(1.48%)顯著高于女生(0.12%,)。②雖未斷然肯定,但有可能在大學期間結婚的占7.26%。雖然女生的性生理成熟一般要早于男生1~2年,但是女生在大學期間有可能結婚的(5.42%)遠遠低于男生(11.08%,)。③尚有7.10%的大學生雖未明確表示在大學期間一定要結婚,只是因為自己的各方面條件尚未成熟,一旦條件具備也會結婚的。其特點是,高年級學生(8.97%)顯著高于低年級學生(4.88%,);男生(10.84%)顯著高于女生(5.31%,)。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在大學期間結婚的問題上,男生的結婚意向顯著高于女生,這可能與男生的性欲望更加強烈有關。
婚姻解禁后在校大學生的結婚意向
調查表明,婚姻解禁對于在校大學生的結婚意向基本上沒有產生什么影響,難怪這一解禁令出臺以后,在大學生中所引起的反響遠遠不如社會上的反響強烈巨大。正如因特網上有的文章標題所反映的“××高校平靜對待大學生婚姻解禁”,這表明大學生對在校結婚這一問題的理智、冷靜和實際。畢竟結婚是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情,結婚是男女兩個人在一起實實在在的長期相處生活,決不是相愛的兩個人到夢幻飄渺的海市蜃樓的短暫旅游。結婚對當事人、對家庭以及對其所生活的具體環(huán)境都有一系列復雜的必要條件要求,不可能因為教育部門一紙婚姻解禁令頃刻就使目前在校大學生結婚的必要條件“從天而落”。這就是說,目前在校大學生的結婚條件并不是“萬事具備”,教育部關于婚姻的解禁令也不是在校大學生結婚的“東風”。
平民百姓(包括普通在校大學生)結婚絕不是新聞。盡管在校大學生結婚的新聞偶有報道,之所以成為新聞,其根本原因還是鳳毛麟角,事以稀為奇。有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準備在畢業(yè)后5~8年結婚的接近50%,3~5年內結婚的大學生也僅占30%,真正肯定在上大學期間就結婚的微乎其微。
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清楚,如果上大學期間就結婚,學業(yè)和家庭將怎樣兼顧?所以,婚姻解禁后打算結婚的大學生也并未出現(xiàn)增多。其根本原因是,占總體數(shù)量一半的低年級大學生(大多在20歲以下)尚未達到法定結婚年齡,根本不可能在校結婚;而只是到達法定結婚年齡的高年級大學生(大多在20歲以上)又不具備結婚的各種必要條件。根據(jù)我們的調查發(fā)現(xiàn),打算有條件時也要結婚的,婚姻解禁前為7.10%,婚姻解禁后顯著上升到11.32%。我們認為,只要是在校大學生結婚所有的必要條件都具備的話,其意向結婚的比例肯定要比目前顯著增高。
婚姻解禁對大學生性活動的影響
盡管我們目前還看不出婚姻解禁以后大學生的結婚意向有什么明顯的變化,但這并不表明對大學生不產生任何影響。大學生正處于一生中性欲望最強盛的時期,他們的性意識強烈,對異性的追求十分渴望,性沖動猶如奔騰的江水一浪高過一浪。生理上性內驅力的激發(fā)、心理上對異性愛的向往、當今潮水般性信息的廣泛刺激,都使得大學生的性活動如同大海的波濤一樣從來沒有平靜過。如今的大學校園內,沒有談戀愛的學生幾乎成了有毛病的“另類”;成雙成對的男女親昵行為充斥校園的各個角落,人們已經感到司空見慣、淡如嚼蠟;社會學家和性教育工作者們關于大學生發(fā)生婚前性行為的調查數(shù)字比例逐年攀升;男女大學生校外租房子一起過上“不是夫妻、勝似夫妻”的二人生活的現(xiàn)象似乎也是司空見慣、路人皆知的事情。
如果說男女正式結婚由于需要法律的支持和家人的認可,不是很容易可以做得到的話,那么戀愛期間雙方的各種性親密活動則只需要當事人雙方自愿、就無需他人再多嘴了。如今,大學期間正式結婚都允許了,各種各樣的性親密活動自然便會增多起來。
由于婚姻解禁的時間尚短,性活動狀況的改變也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因此我們的調查也只能推測婚姻解禁后大學生可能增多的性活動。只有17.15%的大學生認為婚姻解禁不會引起大學生各種性活動增多,而82.85%的大學生都認為一定會使大學生的各種性活動增多。大學生認為婚姻解禁后依次增多的性活動,第一位的是“同居”(57.50%),第二位的是“婚前性行為”(45.37%),第三位的是“戀愛”(31.42%),第四位的是“結婚”(30.06%)。
婚姻解禁后“有可能結婚”的合計為17.22%,這是對大學生自己結婚意向的統(tǒng)計結果;調查表中可能增加“結婚”活動的為30.06%,這是大學生個人對大學生總體(他人)的預測估計。表明大學生在婚姻解禁后,自己打算結婚的比例較低,而認為他人打算結婚的比例較高。31.42%的大學生認為婚姻解禁后學生的戀愛活動會增多,且男生(35.22%)顯著多于女生(29.60%),低年級(36.41%)顯著 高于高年級(27.21%),表明婚姻解禁后有可能增加男性大學生和低年級大學生的戀愛活動。57.50%的大學生認為婚姻解禁后可使“同居”現(xiàn)象增多,45.37%的大學生認為婚姻解禁后可使“婚前性行為”增多。其特點是:男生顯著多于女生,高年級顯著多于低年級。雖然這是對婚姻解禁后可能增加性活動的一種預測,但是答卷人在填寫時,其中難免多少要存在一點“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的成分。可以認為,婚姻解禁后認為如此高比例的性活動增加,多少也反映了大學生本人對這些性活動的認可和自身未來性活動的可能變化趨勢。
婚姻解禁對高校師生是一個新課題的考驗
總之,婚姻解禁后,普遍認為大學生的各種性活動都將有所增加。而真正情況到底如何?現(xiàn)在說話還為時尚早,需要數(shù)年以后的實際調查數(shù)據(jù)來證實。婚姻解禁后,即使是大學生各種性活動真的增加了(可能性極大),這也不能說明對大學生婚姻解禁有什么不好;無論如何對在校大學生婚姻解禁都是我們這個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是我國走向法治和文明的體現(xiàn)、是對已經成人的在校大學生們更加人文關心、更加尊重的體現(xiàn)。
任何事情都具有正反兩個方面,對在校大學生婚姻解禁恐怕也是一把雙刃劍。對同一事情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如今,教育行政部門把在校大學生結婚的主動權交給了大學生本人,以后的事情就是要看大學生本人如何正確使用這把利劍的問題了。是胸懷遠大抱負、以學業(yè)為重,在大學的知識海洋里努力汲取知識營養(yǎng)呢?還是自己尚未在社會上扎根立足之前就投入大量的精力陷入性愛活動、甚至沉溺于婚姻生活呢?無疑這也給當代大學生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出了一道何去何從的人生問答卷。
婚姻解禁也給在高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出了一道選擇題。對大學生在戀愛婚姻問題上的放任自流,顯然不是一種對大學生負責的表現(xiàn),也不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樂于看到的結果。如何在婚姻解禁、更加尊重大學生的新形勢下,幫助大學生處理好他們的人生大事,實在也不是一項很輕松的任務。如果說過去的堵截式的婚姻禁令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那么積極開展對大學生的理想教育、性健康教育肯定是一種明智有效的上策。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上一篇:高中生的性心理和性教育
下一篇:大學生首次性行為多屬強迫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