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作者:佚名 來源于:家長學院
(1873—1929)中國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縣人。早年曾應科舉,中舉人。。 戊戌變法失敗后,流亡日本,后遠游美、澳,至辛亥革命后才回國。在日本時創(chuàng)辦《清議報》、《新民叢報》,在東京辦大同學校,在神戶辦同文學校。在宣傳西學方面起了思想肩蒙作用。1905年后堅持立憲保皇,政治上日趨保守落伍。1920 年后,專門從事講學和著述。任清華研究院導師,并兼任南開等幾所大學教授。所著《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名著在此期間問世。在大學講學時,傳播資產階級的哲學、歷史等人文科學的理論,以及治學方法論,培養(yǎng)了一批在社會上享有盛名的學者,并在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研究和整理上作出了成績。 其教育主張主要有: (1)教育救國。認為國家的強弱以教育為轉移,“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并注意到教育應著重提高國民的素質。(2)變科舉、興學校。認為:“八股取士,為中國錮蔽文明之一大根源,行之千年,使學者墜聰塞明,不識古今,不知五洲,其弊皆由于此”。中國欲求富強,進行改革,其根本之途在于從實行資本主義的教育制度入手。他依據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狀況,設計了國民教育制度體系、在“興學校”的主張中,特別重視“政治學院”、“師范學校”和“女子學堂”的開設。(3)改革課程內容。認為學校應設西學,包括西政、西藝、西文。在西政與西藝之間,又要本著先政(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后藝(科學與技術),以政為本,以藝為用的原則。他在《西學書目表》中詳述具體西學內容。(4)改良教學法。認為舊的教學法“導之個以其道,撫之不以其術”,必須徹底改革。對西方的優(yōu)秀教學法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 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上一篇: 中國近代學者、教育家王國維
下一篇: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李大釗
標簽: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