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萍鄉(xiāng)鐘馗廟
雜劇《盆兒鬼》寫到元代民間這種特殊的人與神之間的關(guān)系。汴梁小生意人楊國用被人謀害。兇手用他的骨灰和泥,燒在瓦盆中,送給了鄰居張老漢。瓦盆帶來死者的鬼魂,吵鬧鳴冤。張老漢得知盆里有鬼,魂飛天外。進(jìn)而想到,自家的門神鐘馗老爺嚴(yán)重失職。居然和自己一樣老眼昏花,渾然不知,糊里糊涂得放鬼魂進(jìn)屋。于是破口大罵:“好門神也,你怎生把鬼放進(jìn)來了,俺要你做什么?”
從元雜劇中普通百姓對鐘馗的輕漫態(tài)度可以看出,他的神性已經(jīng)喪失殆盡。既然如此,我們不免生出疑問:為什么作為神的鐘馗又能一直保留至今?這或許與道教的推崇有關(guān),從他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特別的武器,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塑造的痕跡。
鋼鞭和金锏之外,鐘馗最常使用的可能就是這把寶劍了。鐘馗用鞭和锏作打鬼武器的確非常適合,也符合鐘馗的剛烈形象。相比之下寶劍就顯得很溫和,因?yàn)楣糯鸁o論文官武將大多會佩帶一柄這樣的寶劍,人們?yōu)槭裁窗堰@柄看似平淡無奇的寶劍佩給鐘馗呢?
這不是一柄普通的寶劍,而是道士專用的斬鬼武器---七星劍。劍身上的七個相連的圓點(diǎn)是北斗七星圖案。北斗七星,在道教中擁有崇高的地位,是道士作法事時參拜的最重要的星宿神。明清以來,民間活躍著許多道士,他們游走江湖專以作法事為職業(yè)。宣稱通過他們虔誠的禱告,北斗七星之神就會下凡人間,為人消除災(zāi)禍、疾病驅(qū)除邪氣斬除妖魔鬼怪。這些鄉(xiāng)間道士在人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大事小情無不插手。他們頻繁的請鐘馗下凡捉鬼,賦予鐘馗新的職能---于是具有道教神仙法力的鐘馗嶄新登場。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春天里的節(jié)日。老北京人的觀念里,農(nóng)歷五月是惡月,據(jù)說在這個月里毒蟲病蟲們?nèi)w出動害人生病。這毒蟲數(shù)量非常巨大,被稱為五毒。端午懸掛鐘馗像風(fēng)俗說明人又賦予他新的職能,鐘馗斬五毒。

跳鐘馗
但鐘馗故事里并沒有五毒,倒是有五只小鬼。畫像中經(jīng)常尾隨鐘馗的就是這五只小鬼。他們是明朝時鐘馗故事里的新出現(xiàn)的角色,據(jù)說鐘馗的丑陋相貌與他們有關(guān)。
在明朝版本的鐘馗故事里,一改過去文藝作品中天生丑陋的說法。故事說鐘馗本是英俊瀟灑風(fēng)流倜儻的書生,趕考路上被五只搗亂的小鬼毀壞面容。鐘馗含冤而死,成為捉鬼的神以后馬上收服了這五只小鬼。
后來五鬼進(jìn)一步演化成為五毒,又使鐘馗擔(dān)當(dāng)起另一種全新職能,斬五毒的天師鐘馗。其實(shí)原來專職斬五毒的神,另有其人----張?zhí)鞄煛執(zhí)鞄熓翘鞄煹赖膭?chuàng)始人張道陵的神化形象。明清以來隨著鐘馗故事的傳揚(yáng),尤其是鐘馗和五只小鬼的一段恩恩怨怨廣為人知,鐘馗漸漸取代了張?zhí)鞄煛C髑逡詠恚娯赣峙c張?zhí)鞄熜蜗笙嗳诤希娯赋蔀槎宋绻?jié)里最受歡迎的明星---斬五毒的天師鐘馗。
這五只小鬼再也無法逃脫鐘馗老爺警惕的目光,后來他們又變形為五只小蝙蝠---寓意福在眼前,或者恨福來遲。這五鬼變成的五福就更有說法了,《尚書·洪范》解釋五福的具體內(nèi)容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明清以來鍾馗畫祈求賜福成分增加。這幅畫作是明朝成化皇帝所作的《歲朝佳兆圖》,鍾馗捧著如意,帶領(lǐng)小鬼匆匆趕路。小鬼手中托盤里盛滿柏葉柿子,上空有蝙蝠,寓意百事(柏柿)如意,福自天來。
楊柳青鍾馗門神畫,是典型的"武判"樣式。鐘馗揮舞寶劍做出種種威武姿態(tài),四周襯滿流云、八寶、雙喜等圖案,活潑中帶有吉祥寓意。
蘇州桃花塢門神中有風(fēng)度瀟灑的騎驢鍾馗,侍從小鬼撐破傘相隨,他手執(zhí)牙笏目視前方空中飛舞的蝙蝠或吊系的蜘蛛,象征"福自天來"、"喜從天降",洋溢著喜慶色彩。北京更有畫店別出心裁,去除鍾馗手中的武器,增添了一枚超大銅錢,謂之托錢判。
老北京讀判官后面加兒話音,稱判官兒,或簡稱判兒。于是又有人把鍾馗懷里的大銅錢換成了胖娃娃者,寓意"盼子得子"。

跳鐘馗面具
就這樣---驅(qū)邪魔,斬鬼怪,祈福得福,盼子得子,求財(cái)?shù)秘?cái)。人們生活所需一應(yīng)俱全,鐘馗最終成為古代民間諸神中的超級明星。
(CCTV《探索·發(fā)現(xiàn)》供稿,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