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非寄主植物的所有個體對某種病原物所具有的抗病現(xiàn)象。病原物只能侵染少數(shù)植物,而大多數(shù)植物對其表現(xiàn)抗性。對一種病原物來說,它們不能侵染的寄主稱為非寄主,如小麥對馬鈴薯晚疫病菌即為非寄主。研究非寄主抗病性對闡明病原物寄主范圍和進化的物質(zhì)基礎有重要意義,同時還可為基因工程育種提供有用的目的基因。加拿大希思(Michele C. Heath)1985年認為定義非寄主植物應該用植物病原菌的種。世界上有250 000種維管束植物,對任何一種病原物來說只有少數(shù)是寄主,其他都是非寄主。非寄主抗病性是最普遍和最持久的抗病類型。對不同病原物來說,其非寄主植物有效阻礙侵染的因素是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