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作者:章紅雨 來源于:家長學院
9月18日,兩部針對初中、高中學生的閱讀書目《中國初中生基礎閱讀書目·導賞手冊》《中國高中生基礎閱讀書目·導賞手冊》在京發(fā)布。這兩部由公益研究機構新閱讀研究所聯(lián)合北京十一學校組織專家歷時3年、22次易稿的《書目》,一經(jīng)推出便在發(fā)布會上引起專家學者的討論。大家熱議,在碎片化、瀏覽式閱讀時代,《書目》的出爐會引起中學生閱讀興趣嗎?哪些書更適合中學生群體?
專家學者眼中的中學閱讀:
“精神初戀”“心醉的東西”
將中學時期閱讀比喻為一個人“精神初戀”的是學者、作家周國平。他認為,中學時期是人生閱讀的最好時光,是一個人養(yǎng)成閱讀興趣、習慣和品位的關鍵期。在周國平看來,中學時期閱讀具有戀愛的特點,一是單純、純粹,沒有利益的閱讀;二是帶有私密性,有如癡如醉的感覺。
對此,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顧之川表示贊同。朱永新說,國內(nèi)外研究者都把人生中學時期看作是“動蕩不安的危險期”,如果這個時期沒有讓中學生“心醉的東西”,他們很可能會誤入歧途,而“心醉的東西”,應該是那些真正能夠打動他們心靈的圖書。顧之川認為,中學時期是一個人記憶力最好、好奇心最強的階段。成年人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幫助中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科學的閱讀方法,學生們將會終身受益。
大學教授眼中的“讀書經(jīng)”:
無“功利”不讀書?
但現(xiàn)實中,中學生讀書狀況并不樂觀。語文教育專家、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說,調(diào)查顯示,學生在小學時閱讀狀況比較好,初二是高峰,之后一路下滑。高中時期除教輔、考試書外,完整地讀完幾本課外書的人不多。
溫儒敏說,語文課本中面向考試的精讀課文大于泛讀課文,是孩子們不喜歡讀書的因素之一。他建議兩部《書目》除引導閱讀外,還應該幫助一線教師改善教學,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供閱讀方法。
倡導中學生課外讀“閑書”也是溫儒敏的觀點。他認為,現(xiàn)在很多學校不讓學生讀閑書是不對的。溫儒敏對此提出一系列反問:“有些學生讀書還要經(jīng)過語文老師批準,學生怎么可能有興趣?不動筆墨不看書,累不累?所有閱讀都要指向寫作,累不累?”
小學教師眼中的課外讀物:
像藥、像飲料、像糧食
解決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是新閱讀研究所聯(lián)合北京十一學校推出兩部《書目》的初衷。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說,不是所有的圖書都適合中學生閱讀,如果選擇不當,可能會因此傷害中學生的閱讀興趣,產(chǎn)生厭倦心理。因此在《書目》部分圖書導讀中附上相關內(nèi)容視頻二維碼,也是為了提升中學生閱讀興趣。
《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翻閱兩部《書目》發(fā)現(xiàn),在各自推薦的100種圖書中,傳統(tǒng)文化圖書占有一定比例。如《三國演義》《古文觀止》《紅樓夢》《詩經(jīng)選》《唐宋傳奇選》《西廂記》《聊齋志異選》《儒林外史》等。對于傳統(tǒng)文化圖書的選擇,李希貴表示,將那些文質(zhì)兼美的文學經(jīng)典推薦給中學生,有利于他們在閱讀中陶冶情操,養(yǎng)成高尚的審美趣味和崇高的人格追求。
在應試教育下,中學生該怎么讀課外書?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教師何捷對課外讀物打了一個比喻:第一類是像藥一樣的讀物,雖然苦澀但是必須讀;第二類是像飲料一樣的讀物,雖然甜蜜但不利于學生身心成長;第三類是像糧食一樣的讀物,雖然平淡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此外,針對目前中學生閱讀偏重文學圖書的現(xiàn)狀,溫儒敏建議中學生讀高中以后,除文學圖書外,還是要多讀人文、科學等方面的圖書,以擴大自身知識面。
上一篇: 一項調(diào)查顯示中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堪憂
下一篇: 用創(chuàng)意書架,為孩子打造“無處不閱讀”的成長環(huán)境
標簽: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