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位張秀才,父母早死,靠嫂子撫養(yǎng)成一人。那年,他到外地去讀經(jīng)館,被一個美貌女子迷住了。這女子總是子時來,卯時走;不說自己的姓名,也不告訴她住的地方。弄得張秀才恍恍惚惚,心神不定。
一天夜晚,卯時剛一交一,女子就要走。張秀才死死拉住,說:“今天不把實情告訴我,就不準你走。”女子萬般無奈,說:“你不必問我姓名,你要是真心歡喜我,就晚上出學堂門,往西走一里,翻兩個坡,轉(zhuǎn)三道彎,過四條溝,看到一個紅燈籠,那就是我的家,”說完,女子就走了。
按照女子說的,張秀才天天晚上都去,就這樣,一晃過了兩年。
嫂子在家討不到張秀才的信,心里蠻著急。她請了一個人專門送信到學館。張秀才難忘嫂子的撫育之恩,只得向女子說:“嫂子在家掛牽我,要我回家看看。”女子舍不得張秀才離開,但又不好阻止,要他快去快回。
張秀才回到家里,嫂子見他臉色蠟黃,兩眼有黑圈,疑是中了邪氣。再三追問,張秀才才說出事情真相。嫂子聽了,忙請來法師。法師看了看他的眼珠,又摸了摸一他的左手心,便斷定那女子是個狐貍一精一,說:“大一嫂,我這里有一根三寸長的銀針,晚上睡覺時,叫張秀才插一進那女子的‘人中’一穴一位,就保他無事了。”
張秀才回到學館,女子又來了。乘她睡著,張秀才將銀針插一進她的“人中”。只聽“哎喲”一聲,女子渾身一抽一搐,冷汗直冒,戰(zhàn)戰(zhàn)兢兢說,“我是狐貍一精一,可我并沒有害你之心,你為么事反要害我呢?看來,你我緣分已滿,念在兩年夫妻的情分上,求你把銀針一抽一出來。”張秀才心里不忍,就把銀針一抽一出來了。
女子說:“你是個好心人,我送你三件東西。這頂帽子,戴著可以隱身;穿著這雙草鞋,可以日行千里;搖起這把扇子,可以起死回生。三件寶貝,日后自有用處。”說完,眨眼就不見了。
女子走了,張秀才也無心讀書。回到家里,覺得寂寞無聊,就帶著三件寶貝,四處游玩。
這天,他來到一個花園門口,見樓上有位小一姐,長得格外漂亮。他戴上帽子,大搖大擺地走上繡樓。小一姐突然見一位張秀才闖進繡樓,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
張秀才連忙施禮,說:“小一姐不要怕。我一不是一精一,二不是怪,是讀書人,因一愛一慕小一姐,才闖進繡樓,小一姐莫要見怪。”小一姐見他說話文雅,眉清目秀,心里歡喜。二人談了一會兒,張秀才就走了。三天后,張秀才又來了。
五個月后,小一姐的肚子出了懷。夫人曉得了,帶著人去搜樓。張秀才說:“小一姐,今天我是兇多吉少,要是我被他們打死,你就替一我戴上帽子,穿好草鞋,扇子放在胸前,埋在你的后花園中。”小一姐說:“莫說破口話,你趕快躲到夾樓里去。”
搜樓的人蠻多,一下把夾樓踩塌了。張秀才死了,小一姐拼命地哭。夫人要把張秀才的一尸一體丟到野外,小一姐不肯,死活要把他的一尸一體埋在后花園的芭蕉樹下,夫人冇得法,只得依從。
十八年后,張秀才的兒子中了狀元。打馬游街三天后,啟程回家祭祖。這天夜里,狀元公正在驛館歇息,忽然一陣清風吹來,燭光熄滅,月光下,一個女子站在窗前,對著狀元公說:“你回家后,快到后花園的芭蕉樹下,挖開墳墓,那里面埋的是你的父親。你拿起他胸前的扇子,上下左右各扇三下,你父親就可還 一陽一。”狀元公想問個清楚,女子已經(jīng)不見了。
回到家里,狀元稟告母親,選了個吉日,挖開墳墓,只見張秀才臉色依然紅一潤。狀元拿起扇子,上下左右各扇三下,張秀才真的活了。小一姐抱著張秀才痛哭流涕。不一會兒,一陣清風,吹走了三件寶貝。半空中掉下一張紙條,上寫著:收走三件寶,張秀才莫煩惱;回家得一團一圓,從此情絲了。
張秀才知是狐貍一精一搭救,全家人望空中拜了四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