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即狐貍。中國夏代開始,民間就有大禹治水時曾娶九尾白狐——涂山氏的女兒為妻而生下夏朝第一代君主啟的傳說故事,說明了早在5千年前中國人就已經(jīng)視狐貍為吉祥動物加以崇拜了。民間普遍認為狐貍有靈一性一,能作祟作妖,也能成仙。它們一精一通道術,能報德,能復仇,同人戀一愛一,還 會捉弄人。同時也能為人醫(yī)治病痛。許多巫師在進行巫術活動時,也常常說自己是狐仙附體,并以狐仙的名義對病人發(fā)號施令,解答問題。舊時,天津在河北建有三太爺廟,天后宮中也有一胡一三太爺?shù)乃芟瘢S行磐角叭ミM香朝拜。人們還 賦予狐貍一種靈敏機智可一愛一的一性一格,喜歡把它想象為善良多情而一浪一漫的女人,在民間傳說或文人墨客筆下的“狐貍一精一”多是美妙的風情女郎。當然,也有人將“狐貍一精一”貶為勾一引男人的不正派女人。
狐貍一精一最早以祥瑞的形象出場。說起它們的祖上,那可比現(xiàn)在風光多了。狐貍一精一對中國第一代王朝
——夏朝的建立也有突出的貢獻。治水的大禹,整天忙著工作,有一次走到涂山,看到一只九尾白狐,意有所動(九尾意味著子孫眾多),就在此地娶妻生子。后來,各地的大禹廟都說涂山在自己這里,九尾狐也在這里——搶著跟狐貍一精一攀親戚。
狐貍在漢代的地位最尊崇,與龍、麒麟、鳳凰什么的一起成為祥瑞之一,這大概與漢代人喜歡到處跟神仙套近乎有關。還 有人上綱上線,總結說狐貍有三德:一毛一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時候頭朝著自己的洞一穴一,是不忘根本。
但是,狐貍的好日子并沒有維持多久。漢代滅亡之后,祥瑞的在版編目急劇萎一縮。狐貍的地位也急劇下降,先前對狐貍的好話全沒了,剩下的都是要把狐貍批爛批臭的言辭。按照當時的規(guī)矩,一定是用生活作風問題作抓手,所以,狐貍成了著名的一婬一獸,幾乎沒法翻身。
修仙術興盛之后,狐貍又成為修仙的先鋒。修仙一要講究緣分,二要講究靈氣。因為狐貍在動物界的靈一性一一等一,所以動物修仙的責任,理所當然地落在了狐貍身上。從人這方面看,想修成神仙,卻不愿意投入金錢和時間,又懶得研一習一復雜的的修仙理論書籍,那么編點狐貍一精一修仙的故事,講一講,聽一聽,也能達到替代一性一的滿足。這也是寓教于樂的一種方式。
人不是個個都能成神仙的,狐貍也不例外。狐貍要修仙,首先要舉行資格認證。據(jù)說是泰山一娘一娘一每年舉行一次狐貍一精一考試,試題不是世俗的八股文,而是講究一性一靈的詩詞歌賦。只有會寫美文的才能成為生員,不通文理的稱為野狐。野狐談禪在佛教里也是旁門左道,修仙的資格證書當然也沒份。
成為生員不過是拿到修仙許可證,后面的路還 長呢!曾經(jīng)有一位狐仙對人陳述修仙的艱難:
“我們狐貍要學仙最難,要先學人形,再學人說話;學人說話之前,還 要把四海九州的鳥語先學全,無一不一精一,才能學會人說話。這就要花掉五百年的工夫。而且在這期間,一操一行得分還 要是優(yōu)。你們人類多舒坦,憑空就比我們少修煉五百年。要是祖上積德,三代都是貴族、名作家,修煉時間還 可以打個對折,算起來,有些人只要兩百年就能成仙,你們人類還 嫌辛苦漫長,不肯用功,真是資源一浪一費,昏頭了。”
狐貍修仙先要煉形,就是煉成一人形,我們熟知的
“狐貍尾巴,時不時會露出來”,說的就是煉形煉到一半的尷尬情景。有些狐貍一精一因為尾巴問題不能成仙,還 要請人給她做斷尾手術,這樣又多少滿足了人類的優(yōu)越感。有的狐貍一精一已經(jīng)煉成一人身,但頭還 是狐貍頭,晚上修煉時脫一下狐皮,等天亮時再披上成為狐貍。
煉形只是完成硬件,還 有軟件,就是德行的修養(yǎng)。狐貍一精一為了生存、修仙,不僅要勤于修煉,還 要講求
“修齊治平”。修煉成一人形不容易,要是不小心做點壞事,多少年的心血會全都白費。所以有些狐貍一精一拼命做好事,來積攢點一陰一德。有一對狐貍姐妹,二十年如一日幫助一位大一嫂推磨,才被上帝嘉許,特批為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