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特別眷戀自己的鄉(xiāng)土。不管怎樣,葉落必須歸根。客死異地的游子,本人的意愿一定要入葬祖塋;孝子賢孫必得奔喪回籍,親友相知也都有資助此事的義務。
而湘西沅江上游一帶,地方貧瘠,窮人多赴川東或黔東地區(qū),作小販、采藥或狩獵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嶺,山中瘴氣很重,惡性瘧疾經(jīng)常流行,生活環(huán)境壞到極點,除當?shù)氐拿缛艘酝猓馊耸呛苌偃サ摹?/span>
死在那些地方的漢人,沒一個是有錢人,而漢人在傳統(tǒng)上,運尸還鄉(xiāng)埋葬的觀念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數(shù)百里的崎嶇山路上,即使有錢,也難以用車輛或擔架扛抬,于是有人就創(chuàng)行了這一奇怪的經(jīng)濟辦法運尸回鄉(xiāng)。
相傳幾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語:公公)蚩尤率兵在黃河邊與敵對陣廝殺,直至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后,阿普蚩尤對身邊的阿普軍師說: “我們不能丟下戰(zhàn)死在這里的弟兄不管,你用點法術讓這些好弟兄回歸故里如何?”阿普軍師說:“好吧。你我改換一下裝扮,你拿‘符節(jié)’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
于是阿普軍師裝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樣,站在戰(zhàn)死的弟兄們的尸首中間,在一陣默念咒語、禱告神靈后,對著那些尸體大聲呼喊: “死難之弟兄們,此處非爾安身斃命之所,爾今枉死實堪悲悼。故鄉(xiāng)父母依閭企望,嬌妻幼子盼爾回鄉(xiāng)。
“爾魄爾魂勿須彷徨。急急如律令,起!”原本躺在地上的尸體一下子全都站了起來,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節(jié)”后面規(guī)規(guī)矩矩向南走。敵人的追兵來了,阿普蚩尤和阿普軍師連手作法引來“五更大霧”,將敵人困在迷魂陣里。
因是阿普軍師所“司”(實施、操作意)之法術讓大家脫的險,大家自此又把他叫“老司”;又由于阿普老司最后所用的御敵之實乃“霧術”,而“霧” 筆畫太多難寫,于是改寫成一個“巫”字取而代之。
其實,這巫字也是個象形文字:上面一橫代表天或者霧,下邊一橫則代表地,而中間的那一豎就表示“符節(jié)”了;豎的兩邊各有一個人字,右邊那個代表阿普蚩尤,左邊那個代表阿普老司,意思是要兩個人聯(lián)合起來才能作巫術。
這個傳說的真實性已不可考了,但是巫術在苗族地區(qū)盛行卻是不容置疑的。研究表明,苗族是我國較早發(fā)明兵器、刑法和巫術的民族,在一些苗族聚居區(qū),至今仍保留著濃厚的巫文化傳統(tǒng)。趕尸,某種程度上正是湘西巫文化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