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民間故事網(wǎng)
從此,土家人上山打獵和獲獵歸來,都要敬奉梅山神。上山打獵前,先燒香焚紙,祭過梅山神后才能出發(fā),叫做開梅山。認為不先敬梅山神,上山之后,發(fā)現(xiàn)不了獵物蹤跡,甚至打不響獵槍或者將同伴誤認為獵物而擊殺。
據(jù)說,武陵山中的百獸都聽梅山神的號令,進山敬梅山神,是請求梅山神將百獸團攏來,賜給人們以獵物;獲獵歸來敬梅山,是向梅山神表示拜謝。敬奉梅山神時,要衣著整齊,態(tài)度虔誠,否則就不靈驗。所以很多獵人敬梅山神時都背著別人,秘密設(shè)壇,敬梅山神時,自己在房側(cè)或房后僻靜處,對著進山的方向,設(shè)一梅山神位,對空祭拜。就是防止旁人嬉戲逗鬧,對梅山神不恭。 在那以后,世代居住在武陵山區(qū)的土家族人喜好集體狩獵。打到獵物后,按照梅山 姑娘的作法,實行獵物分配“上山打獵,見人有份”的原則。野獸被打倒后,清點到場人數(shù),被獵獲的野獸抬回家,先敬梅山神(即獵神),然后殺好,按股分肉。死獸從頸項砍下,連頭在內(nèi),不論多少片,都歸開第一槍或殺第一刀的獵手。打第二槍或刺殺第二梭標的,叫“二彩”,分一條豬腿。其它按人均分。只要看到野獸倒地的人,都有一份,叫“沿山趕肉,見者有份。”分肉時把每份肉用棕葉穿好,合著放在簸箕內(nèi),然后再蓋上一個簸箕,僅棕葉露在外面,取肉時,將簸箕搖幾轉(zhuǎn),誰也看不到肉的好差,每人拿著串肉的棕葉,拿好拿差,誰都沒有意見。野豬心肺,分給獵狗吃。其他內(nèi)臟及四蹄一鍋煮,大家一起吃,共享獵狩勝利之樂并以此證狩獵、分配完畢。
這一傳說和習(xí)俗經(jīng)過土家人世代傳承,延續(xù)至今,留下了許多神秘神奇的痕跡;土家族的這種對梅山女神崇拜,像古希臘女獵神狄安娜一樣,顯得原始、古老。
收集整理:向顯桃 通訊地址:湖南省沅陵縣史志辦 郵政編碼:419600
上一篇: 沙參之王萊胡參的傳說故事
下一篇: 湘西趕尸的傳說
標簽:
【相關(guān)文章】
皖南民間故事:七仙女和瑞草魁
朝鮮族傳說故事:朝鮮族吃冷面的傳說
哈尼族民間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的由來
桃花仙女智斗黑蛇精
蒙古族民間故事:部落祖先神話——《天女之惠》
天池水
帝堯牧馬:帝堯與鹿仙女
盤古的傳說
千年畫緣
夫妻巖傳說
版權(quán)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quán)糾紛。
樵夫與狐仙
牧童和仙女
荷花仙姑
牡丹仙女
天鵝仙女
白衣仙姑
觀音不結(jié)婚的傳說
天女散花
太陽和月亮
蓮花女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洛巴的故事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啰巴的故事
彝族民間故事:楊狀元回鄉(xiāng)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朱尼作弄山官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朱尼祖?zhèn)髦畬?/a>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特波還高利貸
土家族民間故事:羅蘭嬌的故事傳說
少年王陽明智對和尚
清明時節(jié)筑高墳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白娘子許仙情斷斷橋
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
雷公山頂水井的傳說
梅妻鶴子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巧手張核雕記
臺灣漢族民間故事——鴨母王
龍虎山“懸棺”的傳說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銅牛
嫦娥姑娘的傳說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貓大爺報怨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xué)院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