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民間故事網(wǎng)
1111世上無鬼,鬼是人們的杜撰物。根據(jù)杜撰者的需要鬼有善惡之分,等級之別。在民間流傳著不少關于鬼的故事。說鬼可不是宣揚迷信,是故事的需要,是借鬼喻人,勸人為善,借鬼咒人,以泄怨氣。因此,鬼故事在民間能流傳幾千年。下面我要說的就是發(fā)生在人鬼之間的一段傳說,是小時候外婆說過的許多故事之一。 (一)上門的媳婦 1111相傳,古時候淮河出口前的那個拐彎處,有個方圓近3里大小的地方,叫泊崗。泊崗有個年近三十的漢子稱"愣二哥",愣二哥是個勤勞憨厚、老實巴交的漢子,平時話不多,不管見到誰,都是憨憨一笑,因在家排行老二,所以人們叫他愣二哥。幾年前父母哥哥都在一場瘟疫中先后死了,孤身一人靠種兩畝薄地度日子。一天中午,愣二哥端起碗正要吃飯,門口來了一老一少兩個討飯花子。老的看上去六十多了,小的只有十六、七歲,是一對母女。愣二哥是孤身,早上起來燒一鍋飯,在中間盛兩碗吃,中午在鍋中加點水,再盛兩碗吃,晚上舀兩瓢水往鍋里一到就成了水泡飯。飯吃完了也省得洗鍋了,一年到頭都是這樣。現(xiàn)在門口來了一老一少母女倆,飯是多了,只有鏟鍋巴。誰知愣二哥鍋巴還沒鏟起來,門口喊:"娘呀!你怎么啦?"愣二哥一看,那老太太躺在門口了。愣二哥擱下碗慌忙跑過來,把老太太扶到他的床上。原來老太太病了,那小的急的直哭。愣二哥半輩子過來了,就怕看到女孩子哭。他急出了滿頭大汗,在屋里團團轉,想不出什么好法子。那小的見愣二哥傻頭傻腦急得直轉,央求道:"大哥,我娘病了,你能幫我請個郎中來嗎?"愣二哥"呱啦"一拍腦瓜子,奔跑了出去。不一會請來了郎中,郎中為老太太搭了脈,翻翻眼皮,褡褳往肩上一甩,臨出門撂下一句話:"準備后事吧。" 1111天上掉下塊膏藥巴在愣二哥頭上了。他聽那女孩說:他們娘倆是窯河北岸孫莊的,她叫小蘭,就娘倆。愣二哥就是厚道,見小女孩無依無靠,就全包了安葬老太太的活兒。愣二哥賣了豬圈里的兩頭半大的豬,放了門前兩棵槐樹,請木匠打了口薄棺材,請了幾個朋友,吹吹打打將老太太送下了地。 1111這小蘭世上惟一的親人又死了,往后日子可怎么過呢?小蘭傷心地又哭了起來。愣二哥又急得滿屋子轉,隔了半天才"咕嚕"道:"別哭了,要愿意你以后就做我妹吧,我會疼你的。"這小蘭雖說十六、七歲,可過去的女孩子十六、七可是出嫁的年齡。她聽愣二哥這么說,想想這幾天愣二哥的為人,確實是窮人家女孩子所能依靠的男人,想說"跟了他",又不好意思開口。現(xiàn)在愣二哥說要把她當妹妹,她一百個不答應。說不定過幾年他真把她給嫁出去了呢。小蘭看愣二哥憨頭憨腦的也沒什么好主意。于是,孫小蘭把自己想法告訴了愣二哥,要愣二哥在村里找兩個好心的大爺大娘做個現(xiàn)成的媒,過了"五七"祭日,就把兩鋪合一鋪。這愣二哥抬手"呱噠"拍了下腦瓜子"嘿!我咋這么笨呢?" 1111很快三十五天過去了。在村里人的幫助下愣二哥和孫小蘭喝了交杯酒,成了兩口子。村里和愣二哥一塊長大的漢子們都羨慕地說:"真是憨有憨福,還就有送上門的媳婦。" 1111這孫小蘭是窮人家的孩子,舍得身子,整天忙里忙外,家里活樣樣操得周到,地里活樣樣拿得起。兩年下來,豬圈里聽到"哼"了,雞圈里聽到"叫"了,糧囤上有老鼠竄了,屋里屋外干干凈凈、亮亮堂堂。第三年春上家里又添了個胖小子,真是錦上添花,小日子越過越滋潤。 (二)小鬼洼尋妻 1111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之禍。就在兒子長到三歲那年,孫小蘭忽然得了急病,醫(yī)治無效,撒手撇下愣二哥父子倆尋母去了。愣二哥嚎啕大哭,哭的是狠心的小蘭撇下這一老一小。孫老太太的墳邊又多了個新墳。一連幾天愣二哥都抱著孩子在新墳前傻傻坐著不回家,村鄰們怎么勸都勸不回去。村里有個劉老頭,人稱"藥罐子",四十多時就病病歪歪,十多年來死了幾次后都活回來了。他告訴愣二哥說:有一次他死了,迷迷糊糊跟著兩個小鬼到小鬼洼,那里都是新鬼,在那里集中干苦力,到五七三十五天時,才喝迷魂湯,過奈何橋。在這之前你要是去了還能遇到,她為什么死,你一去就知道了。愣二哥一聽能見到愛妻,忙拽住"藥罐子"問:新鬼集中的小鬼洼在哪里?"藥罐子"說很遠,在南二百里左右的老山窩里有個鯰魚洼,在鯰魚洼東南有一個三山一水圍成持方,就是小鬼洼。那里荒蕪人煙,得帶上三天的干糧。
上一篇: 花園湖與二愣山
下一篇: 孟良初識焦贊
標簽:
【相關文章】
皖南民間故事:七仙女和瑞草魁
朝鮮族傳說故事:朝鮮族吃冷面的傳說
哈尼族民間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的由來
桃花仙女智斗黑蛇精
蒙古族民間故事:部落祖先神話——《天女之惠》
天池水
帝堯牧馬:帝堯與鹿仙女
盤古的傳說
千年畫緣
夫妻巖傳說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樵夫與狐仙
牧童和仙女
荷花仙姑
牡丹仙女
天鵝仙女
白衣仙姑
觀音不結婚的傳說
天女散花
太陽和月亮
蓮花女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洛巴的故事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啰巴的故事
彝族民間故事:楊狀元回鄉(xiāng)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朱尼作弄山官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朱尼祖?zhèn)髦畬?/a>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特波還高利貸
土家族民間故事:羅蘭嬌的故事傳說
少年王陽明智對和尚
清明時節(jié)筑高墳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翠牡丹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獵人奇遇
鯉魚跳龍門
熱秀干波
鴿子殺妻
皖南民間傳說故事:徽州臭豆腐的歷史由來
景頗族神話故事:開天辟地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過關栗地
龍王失印服漁翁
壯族民間故事:三月三的傳說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