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民間故事網(wǎng)
春節(jié),是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美麗的寶島臺灣與祖國大陸血肉相連,息息相關。臺灣過年的民間風俗,跟祖國大陸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獨特之處。 圍爐 在臺灣,大年夜全家大小,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一起聚餐,叫做“圍爐”。參加“圍爐”的人,不論大小,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討吉利。“圍爐”時桌上的每樣菜都是很有意思的:魚圓(丸)、肉圓取意“三元”,象征團圓。蘿卜,臺灣和閩南一樣叫“菜頭”意為“好彩頭”有吉兆之意。全雞的“雞”,臺灣語諧音“家”即“食雞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為經(jīng)過油煎火炸,以示“家運興旺”。蚶,臺灣詰解作“胖”。吃蚶,取意“發(fā)財發(fā)福”。“圍爐”進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凈連根煮熟后,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吃進肚里,以祝父母長壽。“圍爐”時,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來不及趕回,也要突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對他的思念。 走春 “走春”,是臺灣民間對“拜年”的一種俗語,至今仍很盛行。走春的人每到一家,彼此都說些吉利話,主人都會拿出以朱紅色木盒或九龍盤盛的糖果,并端甜茶,熱情招待,表示主客之間的親密。客人告辭離去時,主人和客人向對方的孩子互贈紅包。 吃長年菜 新年春節(jié)里,臺灣同胞有一種吃長年菜的習慣。所謂長年菜,其實就是那種莖葉很長,帶有苦味的芥菜。今日臺灣,人們的各種活動,迷信色彩比較重。他們認為這種菜,葉長,絲長,象征命長。有的人在煮時還故意加上一些長長的粉絲,說這樣綿綿不斷,吃了可以長生不老。一般人都知道,蔬菜具有吸油的功能。新年春節(jié)里,大魚大肉,油油膩膩的,吃點蔬菜不僅可以解油,而且還能調劑胃口。所以,臺灣同胞新年春節(jié)里吃“長年菜”的習慣,是一種很符合科學的飲食之道。 避債戲 過去,臺灣過年時,民間有這樣一項別開生面而又富有人情味的節(jié)目——“避債戲”,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一些寺廟演戲。那些欠有別人債款而年前又無法還清的人,為了躲避債主上門催債,便偷偷地跑到廟前的“避債戲”臺前“看戲”這時,如果討債或收賬的人,硬是闖到“避債戲”臺下來找人要錢的話,不僅會惹起“公憤”,而且必遭“群打”,討個沒趣。這臺戲,從除夕一直演到新年的早晨。這樣,那些躲債的“看戲”者,也就可以安然無恙地回家“歡度”新年了。這一習俗,如今在臺灣民間的一些鄉(xiāng)村里仍然保持。
上一篇: 蘇州民間習俗
下一篇: 穆斯林的古爾邦節(jié)習俗
標簽:
【相關文章】
皖南民間故事:七仙女和瑞草魁
朝鮮族傳說故事:朝鮮族吃冷面的傳說
哈尼族民間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的由來
桃花仙女智斗黑蛇精
蒙古族民間故事:部落祖先神話——《天女之惠》
天池水
帝堯牧馬:帝堯與鹿仙女
盤古的傳說
千年畫緣
夫妻巖傳說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樵夫與狐仙
牧童和仙女
荷花仙姑
牡丹仙女
天鵝仙女
白衣仙姑
觀音不結婚的傳說
天女散花
太陽和月亮
蓮花女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洛巴的故事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啰巴的故事
彝族民間故事:楊狀元回鄉(xiāng)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朱尼作弄山官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朱尼祖?zhèn)髦畬?/a>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特波還高利貸
土家族民間故事:羅蘭嬌的故事傳說
少年王陽明智對和尚
清明時節(jié)筑高墳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二十四關于水仙的傳說_中國名花異草故事
《聊齋志異》白話文:灘水狐
拷問青石板
白天鵝救英雄的美麗傳說
馴馬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望兒灘
為什么土家人愛跳擺手舞
還債
蒙古族民間故事:牧童與駿馬
婉秋和苦菜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