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間,南京城有位養(yǎng)馬的馮老頭,老人育有一子,愛傳閑話愛吹牛,外號“馮舌頭”。
一天,馮老頭感染了風(fēng)寒,臥床不起,馬廄里的幾十匹好馬都由馮舌頭照料。他拍著胸脯說:“爹,你放心,有我在,馬餓不著!”馮老頭沒料到,兒子只說不做的毛病根本沒改。開始,馮舌頭還給馬匹按時喂草料,后來,他便溜到書館聽書去了。半個月下來,幾十匹馬都瘦得像小毛驢。
這天,馬廄里來了一位黑臉大漢,要買馬。他瞅著一匹黑馬,上下打量一番,搖了搖頭,說:“馬是好馬,但太瘦了,你是不是沒照顧好?”
馮舌頭扯淡的毛病又犯了:“我每天給它加五次料,跟照顧我老子一樣,不是我不盡心,是馬匹品種的問題,有的馬怎么吃也是瘦。”
大漢又問:“那你這馬跑得快不快?”
馮舌頭吹牛道:“我養(yǎng)的馬都是千里馬,這馬一眨眼能跑六丈。”這牛吹得可不輕,“一眨眼”相當(dāng)于一秒鐘,六丈約是二十米,速度夠快了。
黑臉大漢說:“要是這馬不能跑那么快呢?”
馮舌頭道:“絕對沒問題,我的馬就是死了,也一眨眼跑六丈。”
黑臉大漢被逗樂了,他從懷中掏出十兩銀子,爽朗地說:“這馬我訂了,這十兩銀子是它的草料錢,要勤加玉米和麥子。等到馬養(yǎng)肥了,我再來取,那時另付五十兩銀子。”馮舌頭倒吸一口冷氣:這年景,人都吃不上玉米和麥子呢。
這匹被黑臉漢看中的黑馬,俗名“尖嘴駒”,腳力極好,跑起來不知疲倦,是不世出的千里馬。好馬嘴也挑,只吃好糧食和最新鮮的草,一般草料看不上。這年頭南京遭受蝗災(zāi),很多人家都吃不起糧食。馮舌頭開始還給尖嘴駒喂玉米麥子,后來他買來糧食,二一添作五,拿出一半自己吃了,用一些枯草料拌著給馬吃。尖嘴駒吃不下,一連幾個月,眼瞅著瘦下去了,后來又生了病,沒幾天就死了。
說來也巧,死馬還沒來得及收尸,黑臉大漢來了,瞅了眼瘦成骷髏的尖嘴駒,長嘆一聲:“你把馬喂死了!”
馮舌頭急了:“馬是我們家的,喂死了也不關(guān)你的事。”黑臉大漢道:“我已經(jīng)買下來了,錢我都拿來了,這是五十兩。我說話算話,你也得說話算話,當(dāng)時,你怎么說的?你說馬死了也能一眨眼跑六丈遠(yuǎn),現(xiàn)在還能嗎?”
馮舌頭這個后悔啊,腦門上的汗出來了:“我是說過,不過……”
黑臉大漢說:“大丈夫一言九鼎,說話要算數(shù)!”
馮舌頭急了,走到尖嘴駒面前,彎下腰來,兩膀子一晃,一使勁,竟然把尖嘴駒抬到了肩膀上!雖然尖嘴駒餓得皮包骨頭,但再瘦也有三四百斤。馮舌頭竟然能扛到身上,可見其有神力!
馮舌頭額上青筋凸出,一咬牙,竟然在院中跑起來,雖然遠(yuǎn)達不到一眨眼六丈的速度,但已然把黑臉大漢驚呆了。馮舌頭喘著粗氣說:“我沒說錯吧,我的馬死了也能一眨眼跑六丈。”
黑臉大漢仰天大笑:“原來我以為尖嘴駒是千里馬,其實最厲害的‘千里馬’讓我找到了。”
其實,這黑臉大漢是位叱咤疆場的將軍,他看馮舌頭雖然喜歡吹牛,但勇猛過人,實在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便把他招入軍中。
馮舌頭在黑臉將軍手下作戰(zhàn)勇猛,立功無數(shù),但就一點,這嘴巴太碎叨,惹了不少禍。
有一回,馮舌頭來了興頭,在軍營里說了段評書。本來明天要打仗,士兵是要早休息的,但他講得眉飛色舞,士兵們個個聽得入神,結(jié)果第二天戰(zhàn)斗,大伙兒困得不行,上戰(zhàn)場沒半點殺氣,死的死,傷的傷。黑臉將軍氣得不輕,把馮舌頭屁股打開了花,半月沒敢動地方。
好了傷疤忘了疼,馮舌頭好了之后,還是我行我素,吹牛扯淡說評書。黑臉將軍愛將惜才,“言多必失”的道理說了千百遍,可馮舌頭就是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