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作者:安徒生 來源于:中國兒童文學網
不見了。
①丹麥錫蘭島和菲因島之間的海峽。
②這篇故事講的這個寨子是實有的,在現在的波爾畢城附近。據考證寨子是一個名叫斯蒂的騎士修建的。
③錫蘭島斯凱爾斯克爾南的一座地主莊園。1556年丹麥首相約翰·弗里斯(1494—1570)建造。
④丹麥實有瓦爾德瑪·多伊(1616—1691)其人,貴族。他于1652年和他的一個哥哥繼承了波爾畢莊園,于1645年與艾爾瑟·庫魯瑟結婚,兩人生育了13個孩子。但只有1個兒子和3個女兒長成大人。此文里講的3個女兒中的安娜·多瑟亞則并無此人。故事中的多瑟亞的命運實是伊黛的。
⑤在丹麥,5月1日是瓦爾堡吉斯節(jié),是紀念一位叫瓦爾堡吉斯的英國公主的。這位公主在德國施瓦本做了修女,成了圣女。⑥這是丹麥日德蘭半島昔日的風俗。在城市中青年男女在夏季到來的時候,在街頭燃起篝火。他們選出一位較富有的青年主持晚會,那便是街頭肥仔。他為參加晚會的男青年“分配”姑娘——街頭綿羊。不過錫蘭島上并無此風俗。
⑦指腓德烈二世(1609—1670年)。
⑧一種鳥,其喙強而銳利,食大型昆蟲及青蛙、蜥蜴或小型鳥獸。⑨鸛如果在樹上筑巢,則一般是在半死的樹上。
⑩這艘艦,“德爾門霍斯特”號,因為多爾不肯賄賂海軍上將,始終未能下水。但腓德烈二世的確花了4000金幣把它買下了。⑾見《沒有畫的畫冊》注18。
⑿多伊從1670年起便開始生活窘迫。1681年他不得不把波爾畢莊園典當給高官奧佛·拉邁爾。這位高官曾答應多伊免費終生居住在波爾畢莊園,但多伊沒有接受。
⒀當時教堂唱詩班的學生,靠在宗教儀式上唱圣詩掙些錢。因此無錢付給唱詩班的人的宗教活動是沒有唱詩班的。這表現了各人的社會地位。
⒁指丹麥農奴制存在時,農奴受騎木馬之罰。木馬是一個木架,受罰的人騎在木馬上,腳上墜著沉重的東西。被罰人有時便這樣死在木馬上。
⒂1847年在哥本哈根和羅斯基爾之間修通了鐵路。其后10年間,丹麥火車很快發(fā)展起來。
上一篇: 演木偶戲的人
下一篇: 沙岡那邊的一段故事
標簽: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