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民間故事網

很久以前,有一年,天總是不下雨。河里一點水也沒有,地里的莊稼又黃又蔫。大家伙真發(fā)愁呵。莊稼旱成這樣,打不了糧食,這日子怎么過呢?這時候,天上有一條龍,扒開云縫往下一看,人們餓得一個個東倒西歪,太可憐了,就背著玉皇大帝下了一場大雨。
地上的莊稼有了雨水,立刻變綠了,樹上也長出了綠綠的葉子,人們別提多高興啦。誰知道,這件事讓玉皇大帝聽說了,把那條龍叫到跟前說:“你好大的膽子呀,沒有我的命令,就敢去下雨?”
“陛下,地上的人們因為沒有雨水,都快被折磨死了,還不應該下場雨,救救他們嗎?”
玉皇大帝一聽,氣壞啦:“大膽!你還敢跟我頂嘴!什么時候下雨,我自有安排,怎么能讓你胡來?既然你可憐地上的人,那你就到人間去吧!永遠也別回天上來啦!”
咱們先不說那條龍怎么被玉皇大帝發(fā)落到人在人間有一座大山,山根底下有一個小村子,村里住著一位老婆婆。老婆婆的丈夫餓死了,家里沒有別人了,就一個人孤單單地過日子。
有一天,老婆婆去撿柴禾,忽然天上刮來一陣狂風,接著又“刷”地亮起一道金光,照得老婆婆兩眼發(fā)花,一下就昏過去了。
過了一會兒,老婆婆慢慢醒過來了,聽見旁邊有小孩的哭聲。她仔細一看,原來白己不知道什么時候生下了一個小男孩。老婆婆連忙把他抱在懷里,傷心地說:“苦命的孩子呀,我窮得什么也沒有,往后咱們娘兒倆的日子可怎么過呢?”
老婆婆的話剛說完,那孩子就不哭了,眨巴著眼睛看著老婆婆,好像是說:媽媽,不要緊,有我呢!孩子出生了,應該給他起個名字呀,老婆婆看看他身上有一個一個鱗片的印,就管他叫“鱗兒”。其實,鱗兒就是天上的那條龍。
有一天,鱗兒正在家里幫助媽媽燒火做飯,忽然從外邊走進來一個人。鱗兒一看,原來是村里的大惡霸。這家伙說鱗兒和他媽媽住的地方都歸他管,所以鱗兒就得給他去做苦工。沒辦法,鱗兒只好離開慈祥的媽媽走了。
那個惡霸實在太可惡了。他逼著人們給他開山鑿石頭,給他種地,干這干那,累死累活可就是不讓人們吃飽飯。
媽媽總是惦記著兒子,老婆婆常常來看望鱗兒。鱗兒的衣服破了,媽媽給他縫好;鱗兒干活太累了,媽媽就讓他歇會兒,自己替他干。媽媽還把吃的東西省下來,讓鱗兒吃。
兒子也疼愛媽媽,鱗兒看著可憐的媽媽,經常傷心地掉眼淚。這件事感動了天上的王母娘娘。有一天,王母娘娘派了一個神仙從天上下來,在鱗兒睡著了的時候,給了他一個寶囊,還說:“你什么時候有了難處,只要對寶囊說一聲:‘寶囊,寶囊,請你幫助幫助我們吧。’它就會幫助你的。”
鱗兒醒來一看,枕頭旁邊真的有一個小布襲。它還真是個寶囊。鱗兒和伙伴們被惡霸逼著去開山,累得實在受不了啦,只要對寶囊說一句:“寶囊,寶囊,請你幫助幫助我們吧!”
立刻就會從寶囊里邊跳出一群大力士,七手八腳不一會-兒就把大山鑿開了;鱗兒和伙伴們被惡霸逼著去運木頭,石頭。只要對寶囊說一聲:“寶囊,寶囊,請你幫助我們吧!”
從寶囊里邊立刻就會刮出來一陣大風,嘰哩咕嚕地把木頭,石頭刮到要運的地方去。有時候,惡霸不給鱗兒他們飯吃,寶囊還會給他們變出來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來……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墻”,鱗兒的寶囊終于被惡霸發(fā)現了。
有一天,惡霸把鱗兒叫到跟前說:“嘿嘿,鱗兒,你把寶囊給我得了,我給你好多錢,還立刻放你回家,怎么樣?”
鱗兒說什么也不答應。惡霸急了,把鱗兒按在地上,搶了寶囊就跑。
鱗兒急了,這寶囊說什么也不能讓惡霸搶走呀!他從地上爬起來,一把揪住了惡霸的衣服。惡霸一看跑不了啦,兩只賊眼滴溜溜一轉,看見旁邊有個大水缸,里邊盛了滿滿一缸水。他就揪住鱗兒的腦袋往水缸里按。
誰知道,鱗兒一被按到水缸里,立刻現了原形,變成了一條龍。只見他把身子一提,尾巴一擺,“撲楞— 嘩啦!”一聲,水缸裂開了,里面的水流出來了。惡霸嚇得手一哆嗦,寶囊掉進了水里。這下可不得了啦,地上立刻發(fā)起了大水,沖成了一條大河,聽說,那條河就是現在的黃河。那個惡霸昵?早就被沖到河里淹死了。
老婆婆聽到這個信兒,急急忙忙跑到了河邊。一看,自己的鱗兒成了一條龍,順著河水游走了。她就一邊追,一邊喊:“鱗兒,回來!鱗兒,回來!”
鱗兒變成了龍,在河里聽到媽媽的喊聲,多想再變成鱗兒去看看媽媽呀。可是,已經不行了。他的心里難過極了。聽見媽媽喊自己一聲,就回過頭來看媽媽一眼。他這么一回頭,河水就隨著轉一個彎兒。老婆婆不知道喊了多少聲,鱗兒不知道回了多少次頭,那河水不知道轉了多少個彎兒。
人們說,黃河有九曲十八彎。其實到底有多少彎兒,誰也說不清。不過,這個傳說故事人們都清清楚楚地記著,一直流傳到現在。要是你站在黃河邊上,聽那“嘩嘩”的流水,就好像是老婆婆傷心的喊聲和鱗兒的哭聲呢!
上一篇: 長江黃河的傳說
下一篇: 大禹治水
標簽: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院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