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_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_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影片_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_四虎影免看黄_97影院午夜伦不卡_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_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_欲色欲色天天天WWW

中國民間故事
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世界 > 中國民間故事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丑可里渡口傳奇


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民間故事網(wǎng)

楊登堂收集

漾濞縣瓦廠鄉(xiāng)瓦泥午村有一個不起眼的彝族小村子,這個村村名叫丑可里。丑可里村旁有一條小河,名叫丑可里河。“丑可里”是彝語譯音,“可以栽姜的地方”之意。小河發(fā)源于白竹山,白竹山濃密的植被成就了小河水常年清澈,永不枯竭。每逢春夏時節(jié),樹上知了鼓噪,水里苔蘚如茵,小魚在潭里結(jié)伴穿梭,岸邊蝌蚪成群,這里就成了光屁股娃娃的天然游樂園。小河兩岸樹影婆娑,土地肥沃,梯田成片,是米糧之倉。可見丑可里河谷歷來都是富庶之地,安居之所。小河匯入漾江的入口處沖擊成一個大大的沙壩,叫河門口大沙壩,這里有個渡口叫河門口大沙壩渡口,是漾江上下幾十里唯一的渡口。

一個年近七旬的老頭在大沙壩渡口擺渡十多年了,孤身一人居住在江邊的一個石窩棚里。他沒有妻兒老小,常年蓄一嘴大胡子,頭發(fā)蓬亂,穿著破舊,幾乎是補丁摞補丁,但很干凈整潔。時間長了,人們甚至很少提起他的真實名字,只曉得他姓左,都叫他左擺渡。左擺渡很少與外界交往,也很少說話,每天默默接送客人,從不計較報酬,靠來往行人隨心相送的油鹽菜米過日子。

這天,左擺渡獨自在石窩棚里望著奔騰不息的江水暗自傷神。近來時常腰酸背疼,手癱腳軟,胸悶氣短,咳嗽不止,感覺自己泅水渡筏的力道大不如前了。心想:我這把老骨頭散掉倒是算了,可過往行人要過江哪個來擺渡!此時,他想到了丑可里村的彝族小伙楊承久,多好的小伙子啊,身體強壯,頭腦靈活,知冷知熱,心地善良。跟了自己幾年,渡筏技術(shù)大有長進,泅水捉魚更是頂呱呱的好手。若是讓他來接管渡口,該是多好的事!

正想著,楊承久拎著一截臘肉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順手把肉放到石窩棚里專放油鹽柴米的小石臺階上,坐攏左擺渡,打趣地說:“大爹,討好您點肉打打牙祭,還請老師傅送我一趟,我要過江去阿克塘趕街。”

左擺渡疼愛地輕輕捶了一下楊承久的臂膀,假裝生氣地說:“懶鬼,大小伙子氣大力飽呢,自己渡得了!還要我送?”

“渡就渡,可過江后您得把竹筏渡回來呀!”

“哦,是呢,是呢,我昏頭了。”

兩人起身來到筏上,左擺渡坐在筏頭,楊承久扶竿撐筏。筏至江心,左擺渡突然一陣劇烈咳嗽,臉色發(fā)白,隨之吐出幾口鮮血。

楊承久被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壞了,慌忙過去抱住左擺渡道:“大爹,咋個說?咋個說?”

左擺渡強撐著身子,有氣無力地說:“阿久,我像是被老水牛踩了一腳的癩蛤蟆——全身上下都是毛病!生病已經(jīng)半年多了,吃了郎中抓的幾副藥也不見好轉(zhuǎn),看來這擺渡的活計我是干不動了。只可惜我無親無后,沒人接替我。唉!我這竹筏一停不要緊,可兩岸過往人不知要繞多少冤枉路……”還沒說完,又一陣劇咳,又是幾口帶血的痰。

楊承久扶左擺渡平躺在竹筏上,說:“大爹,您就好好養(yǎng)病,放心地把筏竿交給我得了,我一定不會虧待過往行人,更不會辜負您老人家的!”

左擺渡一聽喜出望外,眼睛牢牢盯著楊承久半天不離開,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從小看著他長大,帶著他在竹筏上玩耍,小子聰明精靈,又懂規(guī)矩,人見人夸。再說自己這筏竿也是從他阿爹那里傳承下來的,他就是自己心儀已久的接竿人,把渡口交給他是最恰當最放心不過了!

就這樣,楊承久成了河門口大沙壩渡口的擺渡人。

固定的渡口,流水的客。在大沙壩渡口,楊承久遇到過不少形形色色的人,也經(jīng)歷過不少稀奇古怪的事。

就在去年春上,一個回輝登回族商人到漾江西岸買了一頭黃牯子牛,準備到蒙化城販賣。臨上筏時這牛來了犟脾氣,任你怎樣拖、拽、抽、踹、攆它就是不愿上筏,攢足勁倔著頭,前蹄深深扎在沙石里像生了根一樣,紋絲不動。眼看到手的生意就要化為泡影,商人急得滿頭大汗,苦苦哀求楊承久幫想個辦法。看到這陣仗,楊承久也急了,放下筏竿一邊擼袖子一邊說:“我來試試。”只見他左手摟住黃牛前膀,右手鉤住黃牛的后胯,雙臂一用力,黃牯子四蹄懸空被抱了起來,服服帖帖按到了筏上。俗話說:“寧舉千斤石,不抱二百畜。”楊承久這一抱,著實把商人和其他過客驚得目瞪口呆,唏噓不已。從此,楊承久膂力過人,抱牛上筏的事就這樣被傳揚開來,而且越傳越遠,越傳越神,甚至傳到了幾百里外的蒙化城。

阿克塘街天是渡口最繁忙的日子。這天,渡口上過往人很多,他們都爭先恐后地擠著上筏過江。一大早,一個身著長衫子,頭戴羊氈帽的老板模樣的人帶著四五個隨從,從蒙化方向來到江邊,頭一波就過了江。過江后,一伙人坐在江邊的一棵大青樹下閑聊,看似不急著趕路,不時指指點點,評頭論足,倒像是在欣賞楊承久渡筏的技藝。楊承久早注意到他們了,可也無暇顧及,他扶老人、抱孩子、搬貨物,來來回回不停地渡筏送客。兩個時辰的功夫,來往街人都渡完了,這伙人又要上筏,說是要返回蒙化城去。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上一篇彝族民間故事-麂子老公

下一篇漾濞彝族民間故事-天寶的福氣



 【相關(guān)文章





版權(quán)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quán)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