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生抽出神鞭,一面在山間跑,一面揚鞭“噼噼啪啪”朝楠竹打去,楠竹被那神鞭打中,就像著了魔,一個個竹節(jié)膨脹起來,緊接著“砰砰砰”炸裂開來。爆炸起響個不停,數(shù)不清的士兵從竹節(jié)跳出,那些士兵個個騎著馬,身穿盔甲,手執(zhí)著長竹鞭,腰佩金寶刀,他們見風就長,只一會兒工夫,一個個長得身高體壯,威猛異常。
竹生拿神鞭打了一夜,一共打出來十萬神兵。
有了這十萬神兵,竹生在山上自立為王,自稱為“竹王”。
白日里,神兵隱藏在竹林深處,曬太陽,喝風露,養(yǎng)精蓄銳。
到了夜晚,竹生就帶上神鞭和寶刀上山練兵。練了三七二十一日,八卦兵陣練成,官兵也到了山腳下。
兩軍對陣,短兵相接,見官兵逼近,竹林神兵舉起竹鞭奮力抽打,但凡被竹鞭打中,官兵立馬倒在地上,動彈不得。不一會兒,官兵就倒下一大片,皇帝一看這陣勢,大吃一驚,連忙命令官兵后退三十里。
退兵三十里,官兵就地安營扎寨,那當朝太師起卦一算,又算出玄機,他向皇帝獻策說:“皇上不用擔憂,那石門山竹王的兵馬五行屬木,明日等他們追過來,我們用火燒他。”
果然,第二日,竹生帶領(lǐng)軍隊攻過來了。
太師找來三百頭騾子,在騾子身上綁滿松枝和芒草,他把騾子趕到陣前,一見竹王的神兵過來,立馬點燃綁在騾子尾巴上的松枝,那群騾子被烈火驅(qū)趕,嚇破了膽,拼了命朝十萬神兵跑去。
見火騾沖來,竹生不慌不忙,只抽出寶刀一擋,“呼”一聲,那把寶刀迎風長大好幾十倍,刀面頓時變得明晃晃、亮晶晶,看上去好像一面明鏡。
三百頭著火騾一看那刀面上的影像,以為對面正有三百頭火騾子沖殺過來,嚇得掉轉(zhuǎn)頭猛跑,這一跑不得了,正正跑到官兵的營寨中,把官兵的營寨和糧草全燒光了。
官兵節(jié)節(jié)敗退,竹王大獲全勝。這一下,竹生連贏兩場仗,他年少輕狂,就不再把官兵放在眼里,他忘記了師傅的叮囑,一味帶兵猛追,追呀追,追到了京城。
皇帝入了京城,關(guān)緊城門,吩咐官兵在城墻上死守。
竹生的十萬神兵在城外攻了三天,因為遠離石門山故土,神兵漸漸變得萎靡不振,喝水不甜,吃飯不香,到了第四天,太師命令官兵朝城外的神兵發(fā)射焰火彈。
結(jié)果,那神兵一挨到火就著了火,不過一個時辰,竹生的十萬神兵,全都被燒成灰燼。
官兵打開城門,像潮水一樣涌出來,見大勢已去,竹生慌忙騎馬逃跑。
他在前面跑,官兵在后面追,神馬馬不停蹄,跑了三天三夜,馱著竹生逃回到石門山。大白馬來到石門前,一躍身跳了進去。只聽得“轟隆隆”一陣響,石門越收越窄,終于閉合了。官兵用斧頭鑿,用猛火燒,又抬大石撞,他們用盡了辦法,也不能夠把石門打開,最后,那太師想不出辦法,只得帶兵回京城復命,說竹王已經(jīng)死在石門山上。
不過,傳說竹王沒有死,他成了神——直到現(xiàn)在,依然時時顯靈,在有月亮的夜晚,石門山下的村子里,能聽到千軍萬馬的嘶殺聲——那是竹王在練兵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