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民間故事網(wǎng)
焦骨牡丹與枯枝牡丹是否同物異名?與一般牡丹相比,有何品種特征?這是養(yǎng)花朋友常詢問的一個問題。歷來文人墨客對牡丹的評價極高,認為“不獨芳姿艷質(zhì)足壓群芳,而勁骨剛心尤高出萬卉。”歐陽修《牡丹序》中也說:“天下真花,獨牡丹耳。”該書注釋:“所謂真,猶正也,與邪相對。”宋人頌?zāi)档?nèi)在之美,即在其焦骨精神。廣東省廖鋮觀新劇中有焦骨牡丹故事,因作《有感》詩。詩最后說:“舍命不舍花,焦骨牡丹麗。根深戀故土,高翔愛國志。”我亦作《焦骨牡丹贊》:“愛國同心愛牡丹,千年傳統(tǒng)頌花王。敢違圣旨甘拚命,寧化焦骨拒吐芳。枯干為存根柢力,慈心換得子孫昌。洛陽古苑塑仙子,天下齊歌第一香。”焦骨牡丹被視為民族氣節(jié)的標(biāo)志,留在廣在群眾心中的印象十分深刻。
近幾年報刊談枯枝牡丹的多了,有關(guān)傳說不一。鹽城便倉建“枯枝牡丹花園”時,有人依據(jù)《鏡花緣》。第五回中的故事說,牡丹受不了武則天火燒,全部開了花,武則天便把火撤去。 (便)倉的枯枝牡丹,這個異種就是武則天留的甘棠遺愛。《鏡花緣》作者是清代李汝珍(1765~1830),晚年貧困,寫《鏡花緣》自遣。他在書中為婦女鳴不平,改寫牡丹傳說,肯定武則天。這對古人寫人說,本無可厚非。但有故事純屬虛構(gòu),不足為據(jù)。在《鏡花緣》前數(shù)百年,有一段便倉牡丹歷史記載,而非傳說。便倉牡丹園原為卞氏宗祠、創(chuàng)建人卞濟之從洛陽帶回紅、白兩株牡丹,栽于祠內(nèi)。《卞氏家譜》載,他“植花明志,取其紅者,以示報國忠心;取其白者,以示為官清正。”他的后代卞元亨,曾參加張士誠起義軍,反對元朝的異族壓迫。他從軍時取牡丹干作馬鞭,以牡丹焦骨精神自勵。后張士誠自立為誠王,定國號為周,傳說卞元亨解甲回來,將馬鞭仍插在園里,竟又復(fù)活開花。后明太祖滅元,也滅了張士誠。卞元亨受株連,充軍遼東,園中牡丹從此不開,十年得赦回家,牡丹又開花了。社會上一直流傳著卞元亨的詠牡丹詩,茲錄其一:“草堂松菊晚凋殘,猶有南園舊牡丹。自是焦枝存勁節(jié),依依唯戀故人還。”上述情況,都在李汝珍寫《鏡花緣》之前,便倉牡丹園已是700多年古園,足見枯枝牡丹與《鏡花緣》無涉。此園現(xiàn)已擴建,成為蘇北名勝之一。
焦骨牡丹與枯枝牡丹實同出一個古老傳說。傳說自非史實,但對傳統(tǒng)花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設(shè)方面的作用,則不可忽視。焦骨與枯枝本是文人利用牡丹的一種特性而加以渲染的,并非牡丹的什么特殊品種。花工術(shù)語有“牡丹長一尺縮八寸”的說法,意思是牡丹每年新生枝條,有二成木質(zhì)化,八成未木質(zhì)化的入冬像草一樣枯化掉。其實,因生長環(huán)境不同,木質(zhì)化部分是有多有少的。傳說中的焦骨與枯枝都是指的這一現(xiàn)象。它們都不是牡丹品種名稱,也就沒有什么品種特征、特性可言。確切地說,它們都是牡丹文學(xué)形象,焦骨牡丹被寫成反抗暴虐的英雄形象。而《鏡花緣》的枯枝牡丹,卻寫成投降主義的卑劣形象,當(dāng)然這與《鏡花緣》的文學(xué)評價,與武則天的歷史評價是兩碼事。
上一篇: 花王和花后
下一篇: 火煉金丹
標(biāo)簽:
【相關(guān)文章】
皖南民間故事:七仙女和瑞草魁
朝鮮族傳說故事:朝鮮族吃冷面的傳說
哈尼族民間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的由來
桃花仙女智斗黑蛇精
蒙古族民間故事:部落祖先神話——《天女之惠》
天池水
帝堯牧馬:帝堯與鹿仙女
盤古的傳說
千年畫緣
夫妻巖傳說
版權(quán)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quán)糾紛。
樵夫與狐仙
牧童和仙女
荷花仙姑
牡丹仙女
天鵝仙女
白衣仙姑
觀音不結(jié)婚的傳說
天女散花
太陽和月亮
蓮花女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洛巴的故事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啰巴的故事
彝族民間故事:楊狀元回鄉(xiāng)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朱尼作弄山官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朱尼祖?zhèn)髦畬?/a>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特波還高利貸
土家族民間故事:羅蘭嬌的故事傳說
少年王陽明智對和尚
清明時節(jié)筑高墳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羅曉財狀告惡霸左虎朝
徐文長的故事
八仙故事:太湖之水天上來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獵人奇遇
生肖故事
十八根鐵鏈鎖著的青銅巨棺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寶葫蘆
姜映芳的傳說(侗族)
老猴嘲人沒尾巴
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故事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xué)院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