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蓮花山上的蓮花女畫長城的故事,那是天啟年間的事了。
據(jù)石碑記載,楊樹溝東梁頭到二道關(guān)這段長城,是王丙珍、趙文魁兩位大人監(jiān)修的,當(dāng)時,他們領(lǐng)了圣旨,來到工地一看,不禁眉頭緊皺。三伏天,太陽曬得樹皮流油,柴草冒煙。民夫們個個面黃肌瘦,大粗布褲褂、補(bǔ)丁摞補(bǔ)丁。
這一帶地勢高,山崖陡,施工圖紙又不慎丟失,上面要求,月初準(zhǔn)備,月底必須按期開工。這可愁壞了兩位大人。他們每天喝悶酒,幾天功夫竟愁白了頭,可還是一點頭緒也沒有。兩位大人只會拿民工出氣,今天打這個,明天打那個,這樣下去,非把民工都打死不可。離楊樹溝東梁頭不遠(yuǎn)的地方,有座蓮花山,山頂?shù)奶炀铮≈簧徎ㄏ膳康揭归g子時,天井金光四射,照得附近村莊五谷豐登。這位仙女性情柔和,心地善良,經(jīng)常變成村姑,為民除災(zāi)解難。天旱不下雨,老百姓燒香上供求她;誰家的婦女不生孩子也找她,就是搬家結(jié)婚,都要上蓮花山求她保佑。
有一天,王、趙二位大人,又在為如何修城墻的事發(fā)煩呢,忽然一陣兒香風(fēng)吹來。二位大人一愣,抬頭看時,一位身穿粉紅色衣裙的姑娘站在面前:“二位大人休怒,我是蓮花山的,只要大人不再打民工,我倒有個主意,不知使得使不得。”二位大人正在氣頭上,管她哪山的,咧開嘴剛要撒野,那姑娘急忙跪下了:“大人休怒……”
“只要你出的主意行,我倆決不虧待民夫。如有歹意,天地不容。”
姑娘聽了這話,抬起了頭,柔聲細(xì)氣地說:“說話算話,拿筆寫上。”
“筆墨伺候!”二位大人吩咐道。隨從的差人,拿來了筆墨紙張。姑娘鋪開紙,把墨盒打開,左手拽住右襖袖的下端,向東望了望,沉思了一會兒,在紙上畫了起來……
二位大人睜大眼睛,正要仔細(xì)看,只見一片白霧出現(xiàn)在眼前,什么也看不見了。兩位大人正在疑惑,只聽姑娘說:“謝謝大人。”白霧馬上散去,人也不見了。
兩位大人低頭看,好不壯觀,順著山勢,一條彩帶由楊樹溝東梁頭,向二道關(guān)蜿蜒伸去。彩帶上還有幾個小方塊兒。看畫圖,二位大人驚呆了,過了一會兒,他們才突然想起,這一定是蓮花仙女來幫忙了,二位大人馬上下跪,朝蓮花山拜了三拜。
二位大人不愁了,民工們不挨打受罵了。他們按著蓮花女畫的圖樣,幾年的功夫,就把這段長城修好了。而且比其他段做工精細(xì),很有特色。
為了紀(jì)念蓮花女的不朽功績,王、趙二位大人又特意在楊樹溝東梁上修了一座烽火臺,和蓮花山口遙遙相對,以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