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聚居地區(qū),流傳著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清朝康熙年間,水口寨有個侗族姑娘叫娘美,聰明善良,美若天仙。相鄰的朵帕寨,有個后生叫珠郎,從小是個孤兒,勤勞勇敢,英俊瀟灑,彈得一手好琵琶。兩家的田地相連,干活時兩人經(jīng)常見面,有時甚至相幫著一起干農(nóng)活。愛情的種子,也像地里的莊稼一樣,在兩個年輕人的心中慢慢地發(fā)芽了。
一、行歌坐月
“行歌坐月”又叫“行歌坐夜”,是侗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一種交往形式。每當夜幕降臨,一幫侗族小伙便帶上自制的樂器,聚集在侗寨一個相對固定的地方,與聚集在歌堂里的一群姑娘對歌,有時也會受邀進入歌堂共坐,悄悄交換定情信物。
珠郎和娘美是這些行歌青年中最為情深的一對,別人也說他倆是天造地設的一雙。在淡淡的月光下,珠郎彈起琵琶,動情地唱著:“月色朦朧,泉水叮咚,木樓上的姑娘啊,請你聽我唱支歌……”
樓上飄來娘美夜鶯般的歌聲:“神奇土地,九州八方,美妙琴音,動我心房……”
他們就這樣你來我往地唱著。山風停住了呼喚,小鳥止住了歌唱,寂靜的樹林,都在專心傾聽著姑娘小伙美妙的歌聲。他們沉浸在無限的歡樂和祥和里,讓時光如同月光一樣,隨著小河在山間慢慢流淌。
二、歌堂私奔
侗家有個古老的風俗,祖上流傳下來結(jié)姑表親,因此,娘美的母親將她許配給了定達寨的舅家人。當舅家人得知珠郎和娘美戀愛的消息,趕緊派人上門來提親。母親抵擋不住舅家人三番五次的糾纏,只得同意定下了婚期。
知道消息的娘美悲痛欲絕,決定去找珠郎,卻被母親反鎖在歌堂里。眼看舅家人娶親的日子越來越近,失去自由的娘美心急火燎,最終決定與珠郎私奔。
再說珠郎一日不見娘美,如隔三秋,三日不見,如隔九載。自從娘美被母親反鎖,珠郎便日日在歌堂外面徘徊,別人趕也趕不走。
到了四月十八日,就在舅家人來迎親的前三天,娘美趁著夜里母親熟睡之機,撬開木格窗戶,與早已在外等候的珠郎會合,雙雙連夜離開了侗寨。
他們連夜走呀走,沿著河水的方向,一刻也不敢停留,擔心會被舅家人追上。他們一路走過了九十九垴,天亮時到達下龍灣,這里離家很遠了,但是他們還是不敢停留,吃點娘美帶來的干糧又繼續(xù)趕路。
他們過了一村又一村,過了一垌又一垌,這樣一直走了三天三夜,實在是走不動了,便在路邊歇息。這時已近天黑,天空又下起了大雨,兩人的衣服都被淋濕了,見前面有個寨子,便到鼓樓里避雨,生火烤衣服。
這地方叫貫洞,寨里有個媒婆叫奶花。她從自家窗口遠遠望見鼓樓透出火光,便披著蓑衣到來察看,見是一男一女兩個年輕的外鄉(xiāng)人,心中便明白了幾分。她見娘美長得標致,美若天仙,立即動起了歪心思。
寨里有個財主叫銀二,家中有錢又有勢,娶了兩個漂亮的老婆還不滿足,見到年輕貌美的姑娘就像饞貓聞到了魚腥。當他得知寨里來了個天仙般的姑娘,立即跟著奶花來到鼓樓,主動和珠郎拉近乎,稱兄道弟,就跟自家人一般,請他們到自己家里去住。珠郎和娘美還想推辭,銀二卻拿起娘美的包袱,半拉半請地把二人拉到了家里去。
兩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還以為吉人天相,落難之時遇到了好心人收留,沒成想就這樣落入了壞人精心設置的陷阱,珠郎也因此在他鄉(xiāng)丟掉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