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中國民間故事網(wǎng)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不知哪年哪月,作惡多端的孽龍掙脫陰曹地府的束縛,帶著龍子、龍孫竄到下五屯大壩肆無忌憚地荼毒生靈,踐踏莊稼。 居住在這里的布依族人民無不痛心疾首,但戰(zhàn)勝不了孽龍。孽龍大施淫威,要人們每年送一對童男童女給它。善良的人民驚呆了。龍公又將它龐大的身軀盤旋在落水洞口,嚴嚴實實地堵住了河水。頃刻之間,平川變成一片汪洋。人們在洪水中掙扎逃生,大部份葬身龍腹,一些幸存者逃在高山之巔,躲災(zāi)避難…… 人們燒起了香蠟紙燭,不斷向蒼天祈禱。一時間,香煙繚繞,驚動了天上的織女。她決心下凡去拯救受難的人們。玉帝與她約法三章:“必須在雞叫三遍前回轉(zhuǎn)天庭,違令則永遠打入下界,變成石頭。”織女欣然受命,告別眾姐妹,領(lǐng)旨下凡。 織女來到山頂,孽龍欺她是一位弱女,突然惡狠狠地從口中射出支支毒箭。織女手持金梭,從容還擊。人們見此情景,不約而同地在四周山上燃起堆堆篝火,敲鑼打鼓,為織女助威。孽龍被這突如其來的篝火和響聲震得暈頭轉(zhuǎn)向,不知所措。織女乘機拋出金梭,孽龍身上連中幾梭,負痛逃跑。織女迅速調(diào)集水族奮力欄截,孽龍轉(zhuǎn)身往落水洞方向逃跑,織女連發(fā)七十二金梭,打得孽龍遍體鱗傷。 這時,雞叫了兩遍,護靈神催著織女回轉(zhuǎn)天庭。織女決心斬草除根,為布依族人民鏟除禍害,把天庭的戒令置之度外。眼看孽龍快要鉆進落水洞逃命去了,織女奮不顧身,輕舒玉臂,抓住龍尾一拖,將孽龍拋到山上,反手對準龍頭就是一金梭,孽龍被牢牢地釘死在于龍洞前。 這時,雄雞高唱三遍,忽然聽到哐啷一聲,天門緊緊地關(guān)上了。由于誤了時辰,織女站著不能動彈了。但她雙目注視干龍洞口,慢慢地變成了石人山。織女永遠留在了人間。 這座獨峰兀立的仙女山(又名美人山、人頭山、錦瓶山),座落下五屯大壩南端的園田內(nèi),形象逼真,活靈活現(xiàn)。頭、頸、腹、足,歷歷可辨。她昂首挺胸,婷婷玉立。她高挽云鬢,金釵玉綴,突出的乳峰,寬寬的腰帶,柔漫飄逸的輕紗裙上,百花爭艷,彩蝶紛飛……每年陰歷的七月七日,都有成群結(jié)隊的喜鵲飛到這里,為牛郎、織女搭起一年一度相聚鵲橋。夜深人靜的時候,“浪哨”(談戀愛)的布依青年男女還隱約能聽見牛郎、織女的喁喁私語哩。居住在這里的布依族人民,世世代代都不忘記織女的大恩大德。他們有口皆碑,世代頌揚。把織女調(diào)集水族攔截孽龍的地方取名魚隴(即今貴州興義市魚隴);把孽龍連中七十二金梭留下的坑叫梭坑(即今雙生,周圍有七十二個坑,坑坑相連);把織女將孽龍拉回大壩的地方命名為拉回(即今納灰);把織女伏龍的山叫拋魔山,為織女修廟宇,塑金身,享受人間的香火(即今泡沫山);把金梭釘死孽龍的地方叫金梭塘(即今綠蔭塘);把織女用金梭在龍尸上劃的那條溝叫龍背溝(即今龍背溝),人們從此安居樂業(yè),把聚居村寨取名樂業(yè)(即今貴州興義市樂立)。
上一篇: 布依族傳說:老虎和青蛙
下一篇: 布依族民間故事:向陽花的傳說
標簽:
【相關(guān)文章】
皖南民間故事:七仙女和瑞草魁
朝鮮族傳說故事:朝鮮族吃冷面的傳說
哈尼族民間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的由來
桃花仙女智斗黑蛇精
蒙古族民間故事:部落祖先神話——《天女之惠》
天池水
帝堯牧馬:帝堯與鹿仙女
盤古的傳說
千年畫緣
夫妻巖傳說
版權(quán)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quán)糾紛。
樵夫與狐仙
牧童和仙女
荷花仙姑
牡丹仙女
天鵝仙女
白衣仙姑
觀音不結(jié)婚的傳說
天女散花
太陽和月亮
蓮花女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洛巴的故事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啰巴的故事
彝族民間故事:楊狀元回鄉(xiāng)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朱尼作弄山官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朱尼祖?zhèn)髦畬?/a>
哈尼族民間故事:阿特波還高利貸
土家族民間故事:羅蘭嬌的故事傳說
少年王陽明智對和尚
清明時節(jié)筑高墳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扁擔(dān)島的傳說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獵人奔逃畢摩山
漾濞彝族民間故事-人類的起源
落雁
彝族民間故事-母親給孩子叫魂的來歷
楊貴妃與“貴妃雞”
畬族民間故事:畬族木屐的傳說
仡佬族民間傳說故事:金角老龍王救始祖的傳說
民間風(fēng)水故事傳奇:劉半仙看墓地
彝族民間故事-報恩的白兔
Copyright © 2008 www.nanjingbo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家長學(xué)院 版權(quán)所有